由於小規模産品不斷增加,各家基金公司幾乎均面臨小規模基金操作中的風控問題。雖然每家公司對基金持股上限都有規定,但仍有不少基金持股接近10%。一旦這類基金出現大額贖回,就必須調整持倉在法規範圍內,不能考慮當時是否是賣出股票的合適時間,從而影響業績。
小規模基金在不斷贖回的市場環境中給基金經理增加了諸多難題,一旦面臨百萬級別贖回,基金經理均會收到來自監查稽核部門的友情提醒,持股超限問題常常迫使他們即刻賣出股票,以使持倉符合法律規定。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日前無奈感嘆,由於自己十分看好某酒類龍頭企業,因此一直持倉較高,基本以接近法律規定上限運作。“痛苦在於,一旦這只基金出現大額贖回,就必須賣出部分該股,以調整持倉在法規範圍內,不能考慮當時是否是賣出該股票的合適時間,從而也會影響業績。”他無奈&&。
事實上,由於小規模産品不斷增加,各家基金公司幾乎均面臨小規模基金操作中的風控問題。一家基金公司法務部門人士&&,雖然每家公司對基金持股上限都有不同規定,例如一般基金經理權限只能買到7%佔比,超出部分需要投資總監以及公司特批才能進行,但還是有不少基金會持股接近10%。如果基金規模較小,對個別股票持倉量較高,很容易在操作過程中陷入被動局面,監查稽核部門需要時刻提醒基金經理及時調倉。“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甚至需要天天提醒基金經理。”他告訴記者。因此,為避免操作被動,基金公司都盡量設立更嚴格的內控標準,盡量不超過7%。
不過,證券時報數據統計發現,在基金2011年半年報中,有79隻基金持有單只股票超過9%,其中不乏資産凈值不足2億元的小規模基金,涉及11隻之多。“對持有個股超過9%的基金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些許贖回基金經理就要面臨賣出調倉問題。”前述監查稽核部門人士&&。不僅如此,數據統計顯示,有250隻基金持股比例在7%~9%之間,有17隻基金規模在2億元之下,對這類基金而言,一旦遭遇大額贖回,基金經理的調倉操作就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