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重負節前A股暴跌 長線布局時機已到?
2011-10-08   作者:黃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熊”出沒,任何的均線和技術支撐都擋不住K線毫不留情的下滑。
  “假期綜合徵”也感染了國慶長假前的A股,無論此前如何頑強地堅守,無心戀戰的資金節節敗退,上證指數一口氣再度創下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2348點。
  底,還有多遠?

  A股9月慘澹收官

  進入9月之後,歐債風波陰晴不定,A股的腳步繼續疲軟,聽風就是雨,外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A股就加速下行。
  臨近“十一”長假,已經“營養不良”的A股無奈又得面臨“抽血”風波。三大巨無霸——中國水電、中交建、陜煤股份即將通過IPO登陸A股市場,計劃募資總額高達510億元,此外,證監會還通過了多家上市公司募資總額累計高達350億元的再融資計劃,不堪重負的A股一瀉千里。
  節前最後一週,上證指數暴跌3.04%,9月30日收盤報2359.22點,盤中更創下本輪下跌以來的新低;深成指收盤報10292.3點,下跌2.33%。兩市量能也節節萎縮,日均成交金額大幅下降,滬市從上一週的655.2億下降至546.1億元;深市從上一週的551億下降至458.2億元。
  對於節前A股的暴跌,國元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康洪濤認為,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 近期A股在跟隨外圍市場走勢方面,跟跌不跟漲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説明下跌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國內。國內資金對於國內房地産行業的憂慮上升為對整個産業鏈,包括鋼鐵、水泥、煤炭,甚至金融等行業的擔憂,認為這些行業可能也會受到波及。因此在這波下跌中,藍籌股的低估值並未能穩住市場。
  第二個因素,則是上市公司的業績。康洪濤&&,目前看來,A股上市公司四季度的業績難有集體爆發的可能性,而依靠業績扭轉市場趨勢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目前看來,估值跟業績等市場內部因素已經難以改變市場的下行趨勢,唯一可以寄望的只有外部因素,其中就包括政策因素,但“十一”過後,秋糧上市,乾旱、洪澇等問題是否又會讓CPI再度翹尾。在通脹沒有有效回落之前,政策放鬆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節前市場普遍呈現悲觀情緒。”康洪濤説。

  私募唱多10月底氣不足

  “我們在9月中旬就已經清倉了全部A股,在我們看來,四季度A股也很難有行情。”上海一家今年以來業績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説,當前的市場只能靜待政策面的變化,而在此之前,不應該貿然抄底。
  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最新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暴跌過後,私募整體對10月份市場的態度更加謹慎了。10月份看漲的私募相對9月略微下降8.47%,為29.03%;而看跌私募的比例則增加了,為19.35%。51.64%的私募認為市場會橫盤整理,持中性的私募仍佔多數。
  陜西創贏投資董事長崔軍則是“多頭”陣營中的堅定擁躉。他指出,上證指數2358點的動態市盈率為11.98倍,比2008年1664點12.85倍的估值低估7%。而從時間周期上看,上證指數自2007年10月16日6124.04點下跌以來,到10月16日就是48個月了。而之前一輪熊市從2001年2245點調整到2005年的998點也正好是48個月的時間。
  “無論從估值還是調整時間周期看,現在的區間將是牛市大底,行情很快會到來。”崔軍説,每次危機是百年難遇的買股機會,現在是買股票的最佳機會。
  國海證券分析師桑俊則認為,中國經濟目前處於“類滯脹”後期,逐漸向“類衰退”的格局進行轉化,按照歷史趨勢來看,接下來資産配置的路徑應該是從利率債到低等級信用債,最後才到股票市場。
  “A股最終的低點還未出現,股票市場的趨勢性機會尚需等待。” 桑俊説,接下來市場短期可能呈現緩跌快漲的特徵。

  長線布局時機已到?

  熊市不言底。雖然對市場何時見底很多投資人都&&很難預測,但在連續暴跌之下,不少私募已經開始積極備戰長線布局。
  在私募排排網的調查中,就有61.29%私募認為目前是中長期買入良機,僅有9.68%私募認為即使是中長期投資者,目前仍然不宜輕舉妄動。
  “現在空倉比滿倉風險更大。”廣州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説,在下跌的時候雖然沒能及時逃出來,但現在配置裏面基本都是超跌了的優質股票,一旦市場反彈,對自己的組合非常有信心。
  廣東斯達克投資總監黎仕禹也&&,市場階段性大底將會在國慶後誕生,絕對底部已經出現,現在買股票不過是主動買套,中長線布局的時機已經到來。
  康洪濤則建議,10月份市場如果出現暴跌,投資者可以大膽買入,因為藍籌股階段性底部比較明確,不存在深跌的可能性。但如果出現上漲,則要等待市場站穩之後再做決策。
  在配置上,康洪濤則&&,短期投資者可以選擇超跌的個股為主,而對於中長線投資者,則應該尋找在高通脹環境下業績具有相對確定性的企業,其中最大的看點還是內需類、消費類板塊。
  “食品飲料、批發零售業、醫藥、酒店連鎖、旅游,看起來不太起眼的行業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康洪濤説。
  崔軍則積極看多銀行股。他指出,銀行股已走出2011年8月9日2437點的底部,雖然大盤創出新低,但很多銀行股已慢慢走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金融市場“黑色9月”動蕩加劇 美股暴跌收場 2011-10-01
中信證券近億A股轉為H股 2011-09-30
大股東擬增持中南建設2%股權 2011-09-30
中交股份A股IPO申請獲批 2011-09-30
中信建投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2011-09-3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