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呼之欲出 稀有金屬股將受益
2011-09-26   作者:劉曉旭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號

    新材料産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在9月4日至8日在哈爾濱舉辦的第一屆新材料博覽會中,工信部領導首次透露了國家有關新材料規劃的相關政策,到2015年努力使整個新材料産業總産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據一位剛參加完新材料博覽會,並在現場看到“十二五”規劃內容的研究員介紹:“9月底,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將&&具體的細則,這將帶來主題性投資機會。”從透露出的新材料規劃內容看,稀有金屬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
  在19日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大會上,代表着重討論了“十二五”時期有色金屬行業科技發展重點工作,這其中就包括要着力突破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大力開發有色金屬新材料。
  在本次大會上,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提出,企業要以國家重大工程需求為引導,加大航空航天材料、交通裝備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環境與節能材料等研發力度,重視納米、超導和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要加強鋁合金高性能結構材料、稀土新型功能材料等重大産業示範工程的建設。

  “規劃”對稀有金屬企業影響參差不齊

  本次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對稀有金屬在規劃中所處的作用進行了重點闡述,突出了有色金屬新材料在其中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認定將會對擁有稀有有色資源的國內A股上市公司帶來實質利好。而從稀有金屬涉及品種分類看,主要包括了鎢、鉬、鉭、鈮、鋯、錫、稀土等,涉及上市公司有貴研鉑業、金鉬股份、東方鋯業、寶鈦股份、廈門鎢業、包鋼稀土等。
  “目前‘規劃’提出,確實對公司品牌有一定的宣傳,而且對公司銷售和擴張都有正面的影響。從應用領域來説,年産2000噸高性能Al-Y複合氧化鋯粉體項目和年産15000噸超微細硅酸鋯生産項目等,産能的逐步釋放對公司總體營業收入都有提升。”東方鋯業的證券部人士&&。
  與東方鋯業樂觀態度不同的是,貴研鉑業證券部人士的表述卻不太樂觀:“‘規劃’推出對資源類企業的利好明顯,但對於加工企業而言,成本控制因素也很關鍵。公司雖然掌握着貴金屬功能材料的核心技術,市場確實對公司的産品也有剛性需求。但由於今年貴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公司今年三、四季度的盈利能力相對有限,因成本和財務費用居高不下,拖累了公司業績增長。”
  寶鈦股份是中國最大的鈦生産和科研基地,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的新型鈦合金的科研工作及工業轉化工作,對本次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對其帶來的實際影響時,公司相關人員的回答卻很消極:“需要出具體的配套細則才知道哪些會受益,而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目前鈦材價格波動較大,且持續性不強。在2006年、2007年時曾達到20萬元/噸,如今已跌至8萬元~9萬元/噸。從目前市場需求量和價格變動來看,盈利還是比較困難。”

  稀土、功能材料下游需求將出現增長

  在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稀土功能材料位列首位,確定了未來將向多方向、多功能領域發展。根據規劃,稀土上游原材料及下游廠商將會廣泛受益。而同時,關於本次規劃中所提到的新型輕合金材料將成為新型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的提法,也對鋁鎂合金、鈦合金等相關企業帶來利好。
  “稀土屬於朝陽行業,從戰略上來講,有政府支持的話,包括行業地位還有整合等都有利。所以隨着下游需求而促進生産,這在一定程度上必將導致業績上漲。”北方稀土龍頭包鋼稀土證券部人士&&。
  “不光對新材料整個行業未來發展有利。而且下游深加工行業也將受到支持。目前來看,公司在産品銷售和市場開拓方面都做得不錯。目前高端産品産能穩步擴充,並已開工建設了年産40萬噸鋁板帶項目,預計將於2012年底投産,建成後冷軋設備生産能力將從目前的20萬噸提升到60萬噸。”南山鋁業證券部人士介紹道。
  西部材料一直被媒體戲稱為“新材料技術尖兵”,據其證券部人士介紹:“公司隸屬於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是從科研研發到科技創新的企業。規劃提出加強研發投入對公司而言是個利好,公司的核電領域(核電棒國內惟一一家)、過濾行業(環保,除塵)、鈦産品、金屬纖維等均會從科研項目、縱向課題中受益。另外,隨着相關下游行業配套支持政策的&&,也將會帶動量的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工信部:“十二五”新材料産業規模將達2萬億 2011-09-08
工信部:新材料産業“十二五”規劃即將發布 2011-09-07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將於今日亮相 2011-09-07
新材料産業“十二五”規劃7日發布 2011-09-02
東吳新産業任壯:新産業有望受益新材料“十二五”規劃 2011-09-0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