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22日在長春市&&,近30年來,玉米種植面積和産量雙雙快速增長,但單産增長緩慢,説明玉米主要是靠擴大面積來增産,下一步要深挖玉米單産潛能。 方言是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國際玉米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她介紹説,1998年玉米産量在全國糧食總産的比重為18%,現在佔到32%,增加了14個百分點,玉米作為高産作物,對國家的糧食增産貢獻非常大。 “但玉米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單産的潛量沒有完全釋放出來。”方言説,玉米每畝單産從1980年的200公斤,上升到了2010年的360公斤,增幅75%左右,而同期的小麥單産增幅達146%。玉米是雜交品種,除了抗病性較好外,就是提高單産,但從目前來看,玉米的增産潛能還沒有完全發揮,下一步要逐漸挖掘出來。 全國畜牧業總站站長李希榮也指出,目前我國的玉米單産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稍高一些,但是比歐美國家的平均水平低了100多公斤,表明我國的玉米單産還有巨大的潛力。 方言指出,國家在2009年通過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2009-2020年)》中對2020年的玉米增産,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800個糧食生産核心大縣的玉米單産要從400公斤增加到480公斤,12年間要增加80公斤的壓力非常大,年均增長率達1.54%。按此增速,預計全國玉米總産可以增加2500萬噸以上。 對玉米的增産途徑,方言認為,還是要增加種植力度,提高現有優良品種發芽率,增加種植密度,推廣土壤深耕深松耕作、玉米抗旱保苗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等增産技術,強化玉米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同時,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改造中低産田。在農機的保障方面,未來的十年也是重要的抓手,特別是在玉米生産當中,要抓好機耕,更要抓好機械化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