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元一塊的上海牌手錶,6.6萬元一套的培羅蒙高級定制西裝,數千元一套的
“雙妹”護膚品……一度式微的中國老字號也開始走上高端化之路。作為上海購物節的重要構成和一大亮點,“2011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今天起到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舉行,來自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數百家老字號集聚一堂。
老字號新品頻出高價奢侈品
曾經被迫撤出南京路等繁華地段,甚至一度關店消亡、頻頻傳出經營危機的老字號,近年來在各方關注下,逐漸煥發出生機。記者今天上午在展會現場看到,不少老字號企業正致力於改變“低端”形象,推出奢侈化産品。
“我們的高級定制西服價格最高是6.6萬元一套,平均價格則在萬元上下。
”培羅蒙西服定制中心經理吳文青告訴記者,創立於1928年的培羅蒙80多年來一直從事定制,近年來年輕人的消費比例已經超過了老客戶,達到六成。
“很多年輕人是被父輩帶來消費的,然後再口口相傳,現在在我們這裡定制一套西服至少要等一個月。
”
而在上海手錶廠的展位前,不少三四十歲的市民正在選購手錶,儘管其平均價位在兩三千元,屬於中等偏下,但上海手錶廠此次帶來的雙陀飛輪手錶卻“彈眼落睛”,不但售價高達30萬元,所採用的雙陀技術過去也只有瑞士錶廠才掌握,是我國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做出雙陀手錶的表廠。
“在國外,同等技術的手錶要賣到三四百萬,但我們自己掌握技術後,只需30萬,不過因為售價高而且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所以銷量很少。
”上海手錶廠市場部的馬經理&&。
此外,在老鳳祥的展位前,除了價值四五百萬元一隻的翡翠玉鐲,還有至今沒有估價的倣古金盤。
“這只倣元代盛食器的金盤是老師傅花了3個月才精工細作完成的,採用了國家非遺手藝"金銀細工",目前沒有估價。 ”
鍛造“奢侈品”仍需時間和智慧
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但幾乎所有的本土品牌都在本土奢侈品消費市場中缺席。為什麼有着同樣歷史積澱的國外品牌卻能走向高端,成為人人艷羨的高附加值品牌,而中國的老字號卻大多掙紮在生存的邊緣?
在今天開幕的展會上,一些老字號企業的自我反思或許給出了答案。“我們的品牌建立時間還是太短。
”馬經理&&,和外國奢侈品品牌動輒上百年的歷史相比,國內大部分老字號還只有百年以內的經歷,上海手錶廠就僅僅成立了50餘年。缺少了歷史積澱後,還缺乏品牌運作。
“同樣的雙陀技術,瑞士品牌可以賣到三四百萬,其中的溢價就是賣的品牌,而以上海手錶為例,我們在老一輩中國人心目中是奢侈品,在年輕一代中則弱了很多。
”
上海中華老字號企業協會副會長邵玉玲&&,協會鼓勵部分老字號企業走向奢侈品化,因為這能大大延續其生命力,但和國外品牌相比,其道路仍舊很長。業內人士&&,中華老字號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在歷史積澱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而不是讓“陳舊”成為老字號的標籤。
“老字號要耐得住寂寞,在時間的流逝中提升品牌,不是做産品而是做品牌。 ”
180余家老字號入網上商城
記者從主辦方處獲悉,本市180余家老字號此次全部簽約“中華老字號網上商城”,屆時市民可以足不出戶,在網上購買恒源祥、立豐、中華藥業、冠生園集團、錦江國際飯店、回力鞋業、上海制皂等多家企業的産品。其中上海手錶廠將有專門的款式僅供網上銷售,而聲名大噪的
“回力鞋”目前在網上有80%到90%的産品為假貨,此次入駐老字號網上商城,也為消費者購買正品提供了一條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