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圍股市紛紛企穩的帶動下,A股市場周三終於迎來了難得反彈,不過兩市單日成交金額仍處於1000億元的地量水平,使得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市的走勢分歧較大,究竟這只是技術性反彈還是探底回升的前兆?這仍是市場人士分歧的焦點所在。
滬指逼近前低 多方出手
受隔夜美股回升影響,上證指數以2478.59點小幅高開,但股指在短暫衝高之後即在拋盤的打壓之下震蕩回落,早盤儘管多方借力中國聯通等權重股一度意欲反攻,但仍未能擺脫跌勢。午後股指一度跌勢加速,並探底2439.37點,逼近今年低點2437點,多方此時展開絕地反擊,大量技術性抄底盤的集中涌入使得股指快速回升翻紅,並在震蕩後收於全天高位2484.83點,上漲13.52點,漲幅0.55%。深成指報收10822.40點,上漲47.10點,漲幅0.44%。兩市合計成交100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從板塊來看,兩市僅水泥、銀行、釀酒食品、農林牧漁等少數板塊出現下跌,其餘板塊全線上漲,其中其他行業、通信、券商、3G概念、化工化纖等板塊整體漲幅居前。從資金流向來看,兩市全天資金凈流出13.51億元,僅化工化纖、券商、工程建築、旅游酒店等少數板塊出現資金凈流入。
市場冷對“雙針”探底
從K線組合看,滬指昨日觸底反彈與前期低位時的長下影探底長陽形成“雙針”探底形態,給部分A股參與者帶來市場或已成功築底的美好預期。後市反彈空間究竟有多大?成為投資者普遍關注的話題。
對此,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股指午後的突然反彈,在很大程度上是股指逼近2437點低位的技術性反彈,畢竟股指一旦跌破這個位置,下跌的空間將被有效打開,這也是多方近期最重要的防線,顯然不會輕易失守。不過由於市場成交量放大並不明顯,股指是否就此探明底部仍未確定,還要結合後續走勢判斷,過分樂觀並不可取,而近期對A股影響最大的就是歐債危機的進展,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
大通證券分析師吳也認為,目前海外走勢依舊不樂觀,成為A股上行最大的阻力。技術層面來看,市場各項技術指標繼續低位弱勢震蕩,雖然成交量連續地量級別運行,但宏觀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很難形成趨勢性反轉。建議投資者繼續觀望,勿盲目抄底。
而方正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宇琼認為,綜合8月份的物價和生産數據來看,我國經濟運行平穩,並沒有出現更多的負面因素。雖然8月份CPI有所回落,但CPI各分項環比均反季節上漲,表明通脹壓力依舊存在,近期貨幣政策難言放鬆。上周是央行將商業銀行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範圍新政實施的第一週,六大銀行於9月5日開始補繳第一批准備金。從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來看,銀行間資金並沒有流動性緊張的跡象。短期內無法看到經濟政策底部,行業輪動難以啟動,近期的投資主要關注資金面和情緒面改善帶來的一些主題性投資機會。而在缺乏趨勢性機會的背景下,短期內流動性改善很可能有助於動量深跌板塊的階段性估值修復。
可轉債跌出機會?
東方證券分析師孟卓群則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況下給出了一些另類投資建議。她通過研究發現,目前可轉債估值水平已經降至2008年最低水平之下,逐漸向2005年前的歷史最低水平靠攏,隱含了投資者對於股市、流動性、可轉債供需等多方面較為悲觀的預期。從對影響可轉債價格的幾個因素分析發現:可轉債供給壓力可能較長時間壓制可轉債估值,但市場對此預期已足夠悲觀,接下來供給壓力對可轉債估值的衝擊不會更加明顯,可轉債估值水平繼續向下空間極小。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可轉債價格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且安全性較高,長期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大。不過短期內受制於可轉債供需基本面的擔憂以及股指的持續低迷回暖速度可能受限,接下來可轉債市場估值修復的快慢將主要取決於股市趨勢性轉暖的時間,可轉債獲得質押融資資格等事件可能加快估值修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