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觀望正成為越來越多基金經理的共同選擇。
“大家都沒有動,我們也沒怎麼調,因為害怕一動就會犯錯。”一位基金經理昨日告訴早報記者。
早報記者採訪多位基金經理獲悉,儘管對市場的看法有所分歧,但是在操作上,無論是高倉位還是低倉位的基金經理,目前都採取“多看少動”的原則。
而對於後市,多數基金經理認為大盤沒有上漲動力,且將會有一定的下跌空間。一位基金經理稱,“一個月內會跌破前期低點2437點,而在2319點則會有一定的支撐,也是個快速尋底的過程。”
抱團消費股防禦
除了基金,市場的沉寂還體現在保險等大型機構身上。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訴早報記者,近段時間來,保險等機構對基金的申購贖回均無大的動作。而在8月中旬的市場反彈中,保險機構則有相當數量的申購。
資料顯示,自8月16日以來,市場持續走低,滬指下跌了5.94%。
“主要還是對包括歐美在內的經濟下行風險的擔心。”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説,實際上市場的調整是從8月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開始的,而目前市場上最擔心的則是意大利的債務危機,因為意大利經濟體量比希臘更大,影響也會更大。
不過,上述投資總監説,他目前仍維持在較高倉位。“一年只做一件事情,我之前選定了新興行業,今年主要是做一些個股的調整。”
上海的一位基金經理則在此前剛把倉位降低到七成左右,最近則保持觀望。此前處於避險角度考慮,一些基金增配了消費、醫藥等行業。“前一陣子很多基金在配置消費板塊,比如酒類個股,因為每年中秋前這類板塊會有一波行情,目前基金對酒類板塊已是超配,所以最近酒類跟隨大盤也有一定幅度的下跌。”
“我覺得現在是大盤快速見底的時段,也就是説,小盤股會快速下跌,而銀行、地産等大盤股則會緩慢下跌。”上述基金經理説,如果到了明年初,經濟並沒有出現大家預期中的硬着陸,悲觀預期則會改變。
擔憂實體經濟
“其實我最大的擔心是美國的問題,我覺得美國的問題還沒有暴露出來。”一位基金經理説,美國此前推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大量資金流出,在全球追尋利差。如今這些資金從歐洲撤出回到美國,由於美國國債的低利率,這些資金不一定購買的是美國國債,因此勢必將推高美國的通貨膨脹率。
上述基金經理説,好的結果是滯漲,壞的結果則是美國經濟衰退。“這個時候僅僅中國一個國家經濟走好是行不通的。”
當然也有樂觀者。上述北京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説,主權信用危機對美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目前美國的銀行體系有2萬億美元的流動性,這和2008年雷曼倒閉時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國銀行體系是完全沒有流動性。”
而對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其認為最壞的時機已經過去。“歐元區各個國家的關聯度已經非常之緊密,對於歐元區其他國家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德法等國家考慮的是怎麼救的問題,而不是救與不救。”
至於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則是資産價格泡沫,因此中國的貨幣政策一直是從緊,從而控制住資産價格。“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認為中國經濟的中期風險在降低,當投資者慢慢意識到這一點後,市場便會好起來。”
多位基金經理向早報記者&&,目前是最困難的階段,如果給未來布局,也是非常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