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背後的設計師
2011-09-02   作者:冷澄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如果説上周宣布卸任首席執行官的史蒂夫喬布斯作為“靈魂”引領美國蘋果計算機公司走向成功,那麼,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夫作為“要素”賦予蘋果産品以成功。
  艾夫現年44歲,出生於英國首都倫敦,同事稱他為“強尼”。這名英國人在喬布斯回歸蘋果公司後幾乎參與了所有蘋果産品的設計,包括幫助蘋果“起死回生”的iMac系列、數碼音樂播放器iPod系列、智能手機iPhone系列和平板電腦iPad系列。
  艾夫引導一種簡潔而時尚的設計風格,使圓角、單鍵、鍍鋁表面和平滑屏幕成為眼下蘋果産品的代名詞。
  蘋果員工為自家設計自豪,以至産品包裝都能體現這點。打開包裝,“加利福尼亞蘋果公司設計”字樣赫然在目。
  艾夫曾獲得倫敦設計師博物館2003年度設計師大獎,超過300件設計有專利。不論在使用者還是開發者眼中,艾夫設計的産品堪稱藝術品。事實上,包括初版蘋果iPod,艾夫的6項設計作品成為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藏。
  艾夫的同事描述他謙遜、有趣、安靜但自信、努力、有才。他大學時代就讀現為諾森布裏亞大學的紐卡斯爾理工學院,學習藝術和設計。畢業後,他與人合資設立“橘子”設計工作室。
  正是在“橘子”工作室期間,艾夫初次接觸蘋果公司,與對方合作。
  1992年,蘋果公司當時的首席設計師托馬斯邁耶霍夫雇艾夫出任高級設計師。邁耶霍夫相信,艾夫理解蘋果的不同之處,請他到蘋果工作“是為了(使這種不同)走得更遠”。
  艾夫做到了這點,卻不是馬上。艾夫先前談起,進入蘋果初期,受制於核心團隊和營銷人員的思維定式,設計師做出的電腦模型被“打回原形”,使創意流産。
  “我們喪失了(設計師)身份,關注於權位競爭,”艾夫説。
  1997年喬布斯重回蘋果出任首席執行官後,艾夫感覺有了“用武之地”。
  喬布斯重用艾夫,任命他為蘋果工業設計部資深副總裁。蘋果重新拾起設計元素,1998年計劃以iMac&式機打入個人電腦市場。
  不同於先前嘗試所獲遭遇,iMac設計很快獲得決策層支持,設計理念得以延續,使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系列産品成功佔領市場。至2010年底,蘋果已超越微軟公司,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技術型企業。了解蘋果文化的人説,沒有艾夫,“這些絕對不可能實現”。
  蘋果技術團隊資深副總裁道諾曼評價,艾夫的一些創意“躺在櫃子裏”,而喬布斯是把創意從櫃子裏拿出來的那個人。
  “強尼就是強尼,才華橫溢,”美聯社日前援引諾曼的話報道,“艾夫只需要喬布斯説一句,‘讓這實現’。”
  喬布斯卸任後,使蘋果産品保持強勁勢頭的重任交於新任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之手。艾夫的設計使蘋果有一個已臻成熟的品牌風格。按照諾曼的説法,這一風格已經深入蘋果的基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蘋果將調查供應商環保情況 2011-09-01
蘋果推責供應鏈污染遭聲討 2011-08-31
蘋果跌金價也跌 QDII基金堪憂 2011-08-29
喬布斯退了 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嗎 2011-08-26
檢驗“蘋果”到底有多熟的時候到了 2011-08-2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