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現松動 拐點未到來
2011-09-02   作者:記者 趙瑞希/深圳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自樓市調控以來,有關樓市拐點的競猜就一直沒停過。然而,在一輪又一輪的調控政策的作用之下,雖然5月起,在中海地産等大型開發商的帶領下,深圳房價開始出現松動跡象,但直至今日,也並未出現大規模的實質性下滑。上半年深圳樓市調控手段頻出,政策高壓只增不減,下半年新盤將大量入市,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種局面之下,深圳房價在經歷了“堅挺、膠著、疲軟”後,眾人翹首企盼的拐點究竟何時會到來?

  限貸、限購 深圳樓市調控維持高壓態勢

  為了控制房價漲幅,限貸、限購之外,今年深圳頻出各類調控手段。
  從一房一價政策開始,限價之説便在深圳傳開。雖然該説法並未得到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以下稱深圳市規土委)的認可,但5月起,深圳新入市樓盤價格開始明顯走低。
  記者5月7日走訪深圳龍華片區的萊蒙水榭春天項目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尚未拿到預售許可證,但價格大約會在25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當時附近在售樓盤的均價也大約處于該水準。
  然而,6月7日,該樓盤的正式開盤均價僅為21000元/平方米,明顯低于周邊其他樓盤。
  世聯地産數據顯示,5月以來,深圳新入市樓盤價格分別下調了10%至15%不等。
  7月中旬,限價再度升級。有消息指出7月13日,深圳龍崗區國土部門召集29家房地産企業召開了房價指導方面的會議,口頭通知開發商8月起將對新增預售項目實行按面積分戶型限價,並且要求各類戶型成交均價每月環比零增長。
  深圳市規土委隨後承認了“要求各開發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要針對戶型、結構的不同,分類、合理定價”,但對于“月度環比零增長”一説並未予以回復。
  在調控新建商品住房的同時,深圳也開始通過稅收手段展開對二手房的調控。
  6月9日,深圳市地稅局宣布,從7月11日起,深圳將對二手房交易成交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實行按計稅參考價格核定計徵各項稅款政策。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深圳地稅局設定的二手房計稅參考價格大約為市場價的六至七折。例如,位于深圳梅林關的書香門第小區的一套住房,市場價已接近2萬元/平方米,但深圳地稅局認定的計稅參考價格為11669.48元/平方米。
  由于調整了徵稅方式,二手房交易費用大幅提升。中原地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個面積103平方米、原值100萬、現值295萬元、購買不足五年的普通住房為例,此前買賣雙方只需繳納7.1萬元稅款,但新規之下需繳納23.9萬元,前後相差16.8萬元。
  顯然,為了達到房價控制目標——“新建住房價格指數的漲幅低于年度GDP和常住人口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深圳已經開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嚴密管控新房和二手房兩個市場。

  深圳房價現松動跡象但遲遲未現大規模下降

  在政策高壓和市場競爭作用下,5月份起,深圳房價就已經開始出現松動跡象。一些大型開發商坐不住了,開始“走”為上策。而限價房的入市更是加大了競爭力度,迫使周邊樓盤跟著降價。
  5月初的時候,中海地産旗下的中海康城國際推出了“新房八折”的銷售優惠,迎來數千人排隊搶購的場景,開盤當天便賣出1216套。
  中海康城國際的火爆銷售,直接刺激了同樣位于深圳大運會板塊的其他樓盤的降價舉動。8月份,益田集團旗下的益田大運城邦二期項目打出了七五折優惠,售價從每平方米1.2萬元將至0.9萬元。
  而萬科更是于7月23日啟動了為期40天的“萬團大戰”行動,購房者可通過申請會員卡,參與深圳旗下十一大樓盤1萬套房源的團購,若在項目開盤當天足定購買,還可享每套總價減5000元優惠。8月31日活動截止時,團購人數已超過一萬人。
  而在限價樓盤的擠壓下,其周邊的非限價樓盤也開始調整價格。6月11日,萊蒙水榭春天項目推出均價每平方米2.1萬元的限價房,開盤當天狂銷20億。受其影響,與其相隔的合正中央原著項目在7月底將價格從此前的每平方米2.4萬元將至2.1萬元。
  而對于二手房而言,更是禍不單行。不僅新盤開始出現價格松動跡象,帶動二手房價格下滑,7月11日開始實行的二手房徵稅新規更是提高了二手房的交易成本。兩種力量的擠壓下,二手房市場瞬間凍結,成交量萎縮至歷史低位,日平均成交量不足59套。
  深圳地稅局副局長楊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政策出臺以後,暫時沒有看到二手房上漲的趨勢,而且由于大家對交易很謹慎,價格反而松動了。”
  8月5日,中原地産華南(大深圳區)董事總經理李耀智甚至做出如下預測,“預計下半年深圳二手房價格降幅度高達15%”。
  然而,松動的深圳房價並未順利迎來拐點。
  深圳市規土委數據顯示,今年1月深圳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20168元/平方米,到8月,仍維持在20399元/平方米。中間雖有所波動,並有3個月降至2萬以下,並最低達到15262元/平方米,但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受成交結構影響,深圳房價並未出現實質性下跌。
  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5月,深圳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幅均在3%以上,6月和7月,同比增幅高達4.6%和4.7%。並且,1至7月,深圳在70個大中城市中,同比增幅排名越來越靠前,由1月份的59位不斷上升到31位。

  下半年深圳新盤供應量飆升市場力量能否帶動價格下調?

  7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均強調當前房地産市場調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必須堅持調控方向不動搖、調控力度不放松,堅定不移地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不斷鞏固和加強調控效果。8月17日,住建部又下發了二三線城市限購的五項標準。世聯地産認為,這傳遞了政策長期性的信號,澆滅了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的調控政策放松的預期。
  而在深圳市場上,8月份開始,正式對新增預售項目實行按面積分戶型限價。顯然政策高壓不僅不減,甚至有持續加碼態勢。
  目前,深圳樓市面臨的局面就是:一方面是高壓政策,行政之手設立嚴格紅線;另一方面是新盤大舉入市,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公布的《2011年1~6月深圳房地産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深圳市計劃新批準預售商品住房總面積為526萬平方米,而上半年新批準預售面積僅為147.04萬平方米,不到全年目標的30%。照此看來,即便部分開發商放緩施工或延遲開盤,下半年依舊會有大量樓盤入市。7月1日至今,深圳已有11個項目入市,新批準預售面積達60.72萬平方米,接近上半年的一半。
  世聯地産方面表示,其跟蹤監測的22家重點上市房企,雖然上半年銷售業績同比大幅上揚,但是在時間過半的情況下,完成年度銷售目標過半的房企僅有4家。因此,在房價漲幅受政府嚴厲控制的情形下,開發商若要確保完成年度目標,必然會選擇加大推貨。
  “深圳房價經歷堅挺、膠著、疲軟之後,隨著政策高壓的維持,以及下半年新盤供應量的大幅增加,房價出現大面積的實質性下跌可能性很大。”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説。
  他説,原本堅守高價的小型開發商也開始糾結選擇何種生存之道,是降價出貨,還是等待兼並收購,又或者參與低收益的保障房建設以保存實力。在房價高得離譜的情況下,適當讓利,降價出貨顯然是首選。
  “中海康城千套房源的搶購現象表明,在銷售價格較低的情況下,新房市場仍具有較強的購買力。”李耀智説。
  在政策高壓之下,市場力量能否帶動深圳房價下調,購房者翹首企盼的房價拐點是否真將出現,值得關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今日觀察文字稿-“金九銀十”房價會跌嗎? 2011-09-02
8月百城房價環比基本持平 下跌城市增加11個 2011-09-01
龍頭房企銷售策略傳房價松動資訊 2011-08-31
龍頭房企銷售策略傳遞房價松動資訊 2011-08-31
兩招“秒殺”高地價與高房價 2011-08-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