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辦個存摺咋這麼難呢?跑了5家銀行都未辦下來。”近日,家住南京市水西門下浮橋的李奶奶向南京晨報反映,她想存錢辦存摺,可連跑5家銀行網點均被拒,只允許使用銀行卡,不給辦存摺。
老人跑5家銀行存錢遇尷尬
存摺,這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人們視為財富象徵的“壓箱寶”,如今大都被各類借記卡、信用卡取而代之。家住南京市水西門下浮橋今年已76歲的李奶奶,依然對存摺情有獨鍾,用存摺用了幾十年,突然間換卡不適應。“退休工資都用存摺發放,每一筆明細都看得很清楚,感覺很踏實,用卡"看不到錢數"不放心,拿張卡放在抽屜裏,時間一長也會忘記。
”李奶奶告訴記者,“今天手上有一筆閒錢,我想還是去存錢辦一本存摺,這樣今後存取錢更放心。”李奶奶説,可昨天上午當她在水西門一帶連跑了5家不同銀行的網點,存錢辦一本存摺,沒想到都被拒絕了,只允許使用銀行卡,不給辦存摺。
記者探訪 大多稱早停止存摺辦理業務
根據李奶奶所反映的情況,記者走訪了南京部分銀行網點發現,大多稱早已停止了存摺辦理業務,就算能辦也規定了具體時間和地點。
在上海路上的一家國有銀行,記者詢問是否能夠辦理活期存摺,大堂經理告知,“我們這裡已經沒有存摺發放,只能辦卡。如果需要存摺,可以選擇開卡一起辦理”。
位於管家橋一家國有銀行網點,工作人員直接告訴記者,如今早已沒有存摺了所以無法辦理。當記者詢問何時能有存摺時,工作人員&&也不清楚。
“現在,用卡已經普及,存摺過時早已淘汰,誰還會要存摺了? ”
接着記者來到中山路上一家銀行的網點,存錢辦存摺,該行大廳經理明確&&:“現在已經不辦理存摺業務了,因為它的功能太少,而且只能在櫃&&理,經常需要排隊。”記者隨後在附近的另一家銀行網點也得到了相同的答覆,“我們從2008年開始就已經取消了存摺辦理業務了”。
昨天下午,記者又來到中山北路上的兩家不同銀行網點,這兩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並沒&&不可以辦理存摺,但同時建議最好辦理銀行卡。可真的要辦存摺了,馬上又説,“對不起,我們銀行網點存摺用完,還沒有及時補領。”
為什麼這樣?有人説銀行辦卡可以收年費
調查發現,大多銀行網點稱早已停止了存摺辦理業務,只可以辦銀行卡。“存摺不用收取年費,而銀行卡則需要繳納年費,銀行有強迫用戶用卡之嫌。”一些市民説。
“銀行卡太小,我怕掉了,還是覺得用存摺放心。而且在機器上操作,老花眼根本看不清密碼。存錢辦存摺與辦銀行卡,應讓消費者自己選擇,現在銀行強迫辦卡,此舉就是為收銀行卡年費,一張卡10元,上萬、十萬、百萬客戶一年下來有多少卡錢,一算就明白了。”市民鄭先生&&。和李奶奶有着同樣遭遇的劉先生認為,銀行的潛規則無視消費者的權利。“我覺得,無論是開卡還是辦折都是銀行的基本業務,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其中一種,銀行無權強制要求消費者只能選擇某一種。”
王先生則對一些銀行停發存摺更是質疑:“銀行發卡可以收取年費或是小額賬戶管理費,而存摺則不涉及費用,中老年人作為銀行的"死忠"客戶,應該享受其專屬服務,銀行停發存摺少了點"人情味"。”
銀行回應 為客戶好,銀行卡服務更多
針對市民的質疑聲,記者昨天撥打了幾家銀行客服熱線,他們的回應,幾乎是千篇一律,説沒有明文規定停止辦理存摺,可能是銀行網點存摺用完而沒有及時補領。同時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還進一步解釋説,其實在如今全民持“卡”時代,銀行並沒有明文規定不再提供存摺,但辦卡不辦存摺已經成為了趨勢。“存摺只能在櫃&上使用,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工作人員下班後存摺將無法辦理業務。銀行卡較存摺來説,服務內容更為豐富。繳費、轉賬查詢、購買保險和基金等投資理財業務均可通過銀行卡在ATM機、網上銀行等隨時隨地辦理,既省時又方便。辦理了銀行卡後,如果不放心,可以辦理一個具有對賬功能的折。刷一下對賬折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銀行卡交易情況。”
業內人士分析,現在各家銀行普遍向客戶推薦銀行卡,而不建議辦理存摺。首要原因是存摺功能太少,而且給櫃&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時,也會耽誤客戶的時間。其次,目前銀行卡一般有年費,而存摺沒有,銀行為了增加收入也會偏向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