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所外國語學校任教的徐凝對海外購物情有獨鍾。與許多網友尋找海外代購不同,英語專業畢業的她直接從美國亞馬遜網站上購買最新的英文原版書。
隨着國人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提升及國內商家誠信缺失事件的屢屢曝光,不少人開始青睞直接通過海外網站購物,成為“海淘族”。但有關專家提醒,海外購物也有風險,消費者應理性對待。
海外網購正流行
徐凝已有多年的海外網購經驗,精通外語的她每月都要從海外網站購物兩三次,購買的物品除書籍外,還有化粧品和保健品等。“現在周圍很多朋友也都請我幫忙購物。”徐凝説。
熱衷“海淘”的不僅僅是像徐凝這樣擅長外語的消費者。家住青海西寧的李女士剛剛通過一家轉運公司收到了在美國亞馬遜網站訂購的嬰兒用品和保健品,這是她的首次“海淘”。
“雖然外語水平很一般,但看懂一些基本的説明還是沒有問題,再加上網絡論壇裏的一些經驗帖,整個購物過程比想象中簡單。”36歲的李女士説。她平時就喜歡網購,以前購買海外産品通常是找人代購,最近通過網友推薦了解到還能在海外網站直接購物,於是便嘗試了一下,沒想到還挺成功。
記者在一家叫做“海外E購”的海外網購論壇上看到,這裡已有三萬多名註冊會員,30多萬條帖子。會員們在這裡分享海外網購經驗,分析海關政策、跨國運輸,推薦境外折扣網站。
而通過百度、谷歌搜索“海外網購”“海淘”等關鍵詞,可以查到近萬條相關信息。在這些網站和論壇上,“海淘族”們關注最多的商品為奶粉等嬰幼兒用品、食品、保健品、化粧品、服裝、箱包、書籍、數碼電子産品等。
圖的就是放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多數人選擇海外網購,主要是信賴外國産品的質量,用很多網友的話就是“圖個放心”。
濟南市民小賈的女兒還不到一歲,為了給孩子買到放心奶粉,從未在外國網站上消費過的她也開始研究起“海淘”來。“雖然網上也有不少海外代購,但現在假貨盛行,而奶粉僅憑肉眼很難分辨出真假。現在就這一個孩子,給她吃的東西肯定是要最放心的。”小賈説。
與小賈有同樣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網友“guodongcm369”説,“在中國如果賣假貨,會被罰款。在美國如果賣假貨會被判刑、坐牢。所以在美國購物,幾乎不會有什麼假貨,只要關注下新舊程度和保質期就可以。光這個品質保證,也值得我們去購買。”
除了商品的品質,價格也是許多“海淘族”選擇海外購物的原因。
徐凝認為,國外的很多中檔産品在國內被當作大牌、奢侈品賣,價格高不説,款式也少。既然出國簽證、機票、時間不合算,就在國外品牌的官網上訂貨也不錯。而且海外品牌在夏季、聖誕節等傳統折扣季都會有力度很大的折扣推出。雖然運費昂貴,但算下來還是比國內賣得便宜。
風險需提防
然而海外網購雖好,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網友“gailelok”就在論壇中大倒苦水:自己在國外一家知名網站購買了化粧品,收到貨後發現有過期産品,與網站溝通後對方雖同意退貨,但由於海外購物郵遞時間長,産品已超過免費退換貨時間,只能有條件退貨,自己肯定要蒙受一定的損失。
在海外網購的相關論壇裏,記者也看到不少網友遭遇過黑網站、信用卡盜刷、收到産品受損以及退換貨困難等問題。
濟南市消費者協會一位負責人&&,網購是近年國內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而國外也並非是一片凈土,美國等國家的網絡詐騙和經濟犯罪也很多,消費隱患也不在少數。由於“海淘族”都是在國外網站購物,網站只在國外註冊,國內無法監管,一旦被“忽悠”,消費者將遭遇更大風險。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海淘族”的興起,折射了國內消費市場的信任危機。不過他&&,雖然目前我國確實存在市場信用缺失的問題,但還是有很多産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因此不應對所有國內産品和廠商失去信心,消費者還應理性消費。而國內商家也應有緊迫感,一旦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將喪失競爭力甚至生存空間。所以要從長遠考慮,誠信經營,對消費者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