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逐漸深入,房企交易下滑,資金鏈收緊,市場正催生出新的營銷模式,越來越多的房企將目光投向電子商務領域。日前,新浪樂居推出EJU.Com作為房産電子商務&&獨立運營。記者了解到,與新浪樂居類似,搜房網和搜狐焦點網等行業門戶網站均有意涉足房産電子商務。
但是,房地産獨特的産品屬性是否適合傳統電子商務線上交易的固有模式?房産電子商務&&又如何與房地産行業門戶進行區別定位並取得新的盈利模式?
政策催生新模式
持續的調控政策,目前已經涉及房地産領域的監管、金融、稅收、土地交易、房源供應、需求管理等多個方面。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7月的北京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期房住宅(不含保障房)項目有16個,合計提供4292套住宅,僅為上月10224套的四成多;7月新上市期房住宅的簽約套數僅303套,簽約率為7.1%。供應量和簽約率均創近4個月的新低。
市場的低迷促使業界開始探索房地産電子商務的可行性。中國房産信息集團總裁周忻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整個中國房地産行業無論是開發商、銷售商還是經紀公司他們都在探索一個話題,就是渠道、&&、解決方案,這是所有人都在想的。”
周忻認為,隨着二三線城市新一輪限購令的&&,此刻推出電商模式是為開發商增加一個新的銷售渠道。因為樓市調控的不斷加碼,導致了中國房地産市場上下游産業鏈的各個環節都開始受到政策的影響。開發商目前最缺乏在調控政策影響下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
或為行業趨勢
另據記者了解,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由於此前的“網上拍房”活動,被公認為是第一個進軍房地産電子商務“試吃螃蟹的人”。在新浪樂居電子商務&&推出當日,潘石屹和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均&&出有意加入。
事實上,有意於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營銷策略的不光具有野心的地産大佬。據新浪樂居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浪樂居旗下的電子商務&&已覆蓋北上廣深等12家核心城市,涵蓋了新房、二手房共七種業態,截至目前已與全國五十余家開發商、一百多家中介公司進行了合作,近千家門店成為該&&上的新房分銷場所。
周忻告訴本報記者,“電子商務&&的優勢在於以市場交易作為核心定位,而新浪樂居等房地産行業門戶網站都是媒體屬性,其以信息傳播和提供諮詢作為主導業務”。但周忻同時&&,“目前,房地産電子商務處於探索時期,和所有剛剛起步的互聯網業態一樣都處於燒錢階段,盈利模式難言清晰。”
周忻認為,房地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産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電子商務所具有的交易透明、一房一價等優勢,將為整個房地産行業帶來全新的營銷模式。
尚存待解難題
但是,以提供廣告與信息服務為主的網絡公司和電子商務網站,一直因為線上營銷與線下效果不匹配而飽受詬病。儘管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因技術發展、用戶習慣、營銷成本等優勢日益受到重視,但房地産電子商務&&雖然剛剛面世,卻面臨着同樣的質疑與挑戰。
改變傳統的房地産銷售模式並非易事。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一些房地産企業以及部分項目而言,如果不拓寬銷售渠道或臨生存之虞。利用電子商務雖然可以縮短項目銷售周期,加速資金周轉,但同時不得不讓出部分利潤。”對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業而言,這無疑是個艱難的選擇。
上述人士同時認為,買賣房産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具體問題很多,在線交易雙方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會很大。新浪樂居一位內部人士近日在微博透露,萬科緹香郡一個面積184平方米的洋房在電商&&錄入信息時,由於工作人員失誤將定價標注106萬元,隨後立即被一位網友成功拍走。
周忻告訴本報記者,“房地産電子商務在起步階段,做好線上與線下的雙重服務是最主要的。”他認為,唯有如此有機結合的立體式服務,才能有效地解決開發商銷售下滑、經紀公司成本高、服務商被邊緣化以及互聯網公司普遍存在的線上營銷線下效果不匹配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