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受損反思 藝術品保險不應缺位
2011-08-10   作者:黃蕾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故宮展品被盜、文物受損事件,將不為人所知的藝術品保險帶入公眾視線。據了解,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超過500億元,但藝術品展九成以上未買保險,博物館、美術館的多數藏品也都處於“無保”狀態。這充分暴露了國內藝術品保險的嚴重缺位。
  藝術品保險是在傳統的財産保險和貨運保險的基礎上演變和發展而來,主要承保火災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藝術品直接損失。保險標的包括:投保人所有或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由投保人負責保管、展覽、裝卸、運輸的藝術品。
  記者從已推出文化産業保險産品的保險公司了解到,自故宮文物被盜事件後,首批支持文化産業試點的保險公司曾力推過藝術品相關保險,但半年多以來乏人問津。
  至於背後原因,蘇黎世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商業險部負責人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觀念問題,由於藝術品價值高,巨大的保費讓客戶望而卻步;二是文物具有唯一性,標的很難確定價值,保險公司一般不輕易接單,尤其是對藝術品所在環境的安全保障情況不確定的情況下;三是國內缺乏專業配套的防損服務鏈,缺乏完善的鑒定和定價體系,造成保額難以確定並導致無法開展此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産損失保險,藝術品保險的建立有賴於各方面的發展,如:培養專業藝術品核保、理賠及營銷人員;建立具有國際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及鑒價的專業人員或機構;培養各類藝術品的修復專家;成立專業包裝、運輸公司及倉儲設備;提升收藏者對藝術品防損及購買藝術品保險的理解等。“但可惜的是,國內缺少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藝術品評估鑒定機構。”
  正是由於配套防損服務鏈的不完善,很多在國外推出藝術品保險的外資保險公司,至今未在中國開展此業務。“鋻於藝術品保險的特殊性以及文物的唯一性,尤其是標的物價值評估的高難度系數以及複雜的藝術品風險管控市場環境,我們目前僅在英國倫敦開展藝術品保險的相關業務。”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相關人士説。
  針對如何緩解國內缺乏配套防損服務鏈的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可以由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或經紀人來解決。比如,在倫敦的藝術品保險市場,就有一批非常專業的核保以及防損工程師,他們接受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對於高風險的業務或特殊的投保標的,比如藝術品的鑒別、降低藝術品潛在風險,如對安保系統、氣溫控制、運輸、借出藝術品、估價等都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因此,加強保險專業人員與藝術品評估鑒定機構的溝通和合作是推進藝術品保險業務的關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故宮不能仍是紫禁城 2011-08-10
國家文物局通報故宮文物損壞情況 2011-08-05
探尋故宮哥窯文物的身世之謎 2011-08-04
故宮傷不起的N重門 2011-08-03
故宮證實國家一級文物宋代瓷器因人為失誤損壞 2011-07-31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