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收藏大揭底 幕後暗影重重
2011-08-09   作者:  來源:青島早報
 
【字號

    一瓶上世紀50年代的老茅&在北京拍出112萬元的高價,相當於青島的一套商品房價格;而現在,一瓶上世紀60年代的老茅&身價至少在10萬元以上;一瓶上世紀80年代的地方國營老茅&去年還徘徊在4000元附近,今年就一躍漲到了1.5萬元……當白酒一次次衝擊人們的消費理念之後,一股價格旋風在無形推手的引領下,席捲了神州大地。白酒到底值多少錢?那麼貴的白酒買回去是喝的嗎?一個個問號,圍繞在人們腦海。今起本報推出島城白酒大揭底,幕後者講述不為人知的白酒故事。
  7月29日中午,悶濕的高溫天氣籠罩着島城,此起彼伏的知了聲叫得人心煩。此時此刻,曲濤(化名)的心情似乎也被感染了,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時不時抬頭望向墻壁上的時鐘。伴隨着一陣敲門聲,曲濤的臉上露出喜色。他快速打開門,將送包裹的人迎進門,接着驗貨、結賬、送客一氣呵成。完畢,曲濤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如獲至寶般觀察着眼前這兩瓶1989年的白董酒,心裏盤算着這兩瓶酒還有多少升值空間……
  從收酒、驗酒、藏酒,到賣酒、炒酒,近年來白酒收藏的産業鏈越來越成熟,尤其是老白酒的身價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上漲,於是,像曲濤這樣的白酒收藏者在愛好和利益的驅使下逐漸多了起來。究竟新老白酒身價飆漲背後的推手是什麼?或許曲濤及這個圈子的幾位收藏者能道明其中一二。

  瞄準“老幹部”的酒櫃

  35歲的曲濤在青島經營着一家公司,收入可觀,空閒時間也不少,於是他從六七年前將白酒收藏作為了自己的第二職業。
  藏酒的第一步就是收酒。用曲濤的話説,每逢周末休息,他不是在外地收酒就是在去收酒的途中。“收老白酒的方式有很多,最原始的方法就是通過中間人找賣家。”曲濤坦言,想要收藏白酒首先要有“眼線”,這些“眼線”可以是你身邊愛好白酒的朋友,也可以是網上的消息提供者。
  曲濤自己出去收酒的範圍基本鎖定在自駕車兩天內可以往返的範圍內,而賣家範圍多以老幹部為主。“我主要收藏2000年以前的老白酒,年代越久遠價值越大。”曲濤&&,過去經濟水平有限,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質匱乏時期,除了地位較高的老幹部,誰的手裏還能有大批值錢的老白酒?包括上世紀80年代的蘭陵特曲等。

  嶗山綠石換回瀘州老窖

  對於一些還沒有過世的老幹部以及他們愛好藏酒的家人而言,金錢並不能“買通”他們。
  “反復登門,投其所好。”曲濤用這8個字來概括另類收酒的招數。在他印象中,不肯割愛的賣家並不少。就像那瓶上世紀80年代的瀘州老窖,曲濤聽説臨沂一位老幹部收藏了幾瓶,但中間人卻&&對方不想出售。總是惦記這瓶酒的曲濤乾脆自己驅車趕到了臨沂,結果卻被拒之門外。不過曲濤並沒有放棄,幾乎每個周末,他都不辭辛苦地趕到臨沂老幹部家,次數多了,老幹部的態度軟了下來。
  最終的成功全仗一塊綠石。曲濤反復攻克不下,在聊天中得知老人愛好收藏綠石。回到青島後,曲濤趕忙托朋友買了一塊嶗山綠石。“花了我2000多元,要不是對方鍾愛,打死我也不能花這些錢去買塊兒石頭。”雖然價格不菲,但曲濤將綠石送去的同時,換回來的是那瓶上世紀80年代的瀘州老窖。

  收酒團隊抽條一成

  隨着白酒收藏的升溫,僅靠“眼線”的效率太低,於是收酒團隊橫空出世。
  和曲濤有合作關係的收酒人不少,他熟悉的收酒人通常都會打造二十幾人的團隊,當然戰績赫赫,董酒、茅&、五糧液……高至數萬元一瓶,低到幾十元一瓶,都是涉獵的範圍。
  曲濤告訴記者,收酒圈裏多是河南、安徽人,大家挺有默契,收酒範圍、收酒價格都是秩序井然。
  “他們收來的酒會直接賣給藏酒人,或者收取一定手續費後轉讓給藏酒人。”曲濤坦言,收酒人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手續費,比例一般是10%,即幫藏酒人買到一瓶1000元的老白酒,就能得到100元的提成。通常,很少藏酒人每筆生意只要一瓶酒,所以收酒人一筆買賣下來少説也有上千元的收入。

  數千瓶白酒投資額成秘密

  如今,曲濤家裏已經收藏了數千瓶老白酒。“價值?這個我也算不清楚,只要有閒錢我就全部投資到白酒上面。”曲濤坦言,他手裏的白酒種類很多,貴的有五六萬一瓶的老茅&,便宜的有8塊錢一瓶的地方名酒,白酒收藏所需的資金量巨大。
  收藏白酒是為了什麼?“興趣!”曲濤和姜先生的答案完全一致。姜先生認為,收藏老白酒的人首先愛喝白酒,其次愛白酒文化。對他們這些收藏白酒的人來説,以酒會友是最大樂趣。
  “白酒收藏是近三年才在青島興起的,這個圈子的人剛剛發展到十幾人。”山東省藏酒協會副會長牟洪波&&,這個圈子收藏的多是性價比較高的老白酒,大家的最大樂趣就是定期聚會交流,互相品嘗學習。

  一瓶茅&能頂一套房

  收藏白酒除了興趣,不菲的收益恐怕也是越來越多收藏人士投身白酒的緣故。
  一瓶上世紀50年代的老茅&在北京拍出112萬元的高價,相當於青島的一套商品房價格;而現在,一瓶上世紀60年代的老茅&身價至少在10萬元以上;一瓶上世紀80年代的地方國營老茅&去年還徘徊在4000元附近,今年就一躍漲到了1.5萬元;曲濤手裏那兩瓶董酒也從去年500元一瓶漲到了1000元……“從去年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老白酒的身價基本翻番,個別的漲幅達兩三倍。”山東省藏酒協會副會長牟洪波説。
  “投資白酒就得以酒養酒。”曲濤自身收入可觀,但他直言,收藏過程中如果不賣酒,很難有後續的資金支持。所以,在收藏老白酒的時候,曲濤盡量蒐集升值潛力較大的,比如傳統生産工藝、一線品牌的名優酒,當價格合適的時候,他就賣出一部分,再買入其他的。

  新酒靠捂老酒靠拍

  對於老白酒身價一年漲100%,牟洪波認為這還算穩步上漲,像老茅&那樣動輒拍出上百萬、一年翻幾番體現的就是炒作和泡沫。
  “老白酒炒作有兩個途徑,網上交易和拍賣行。”牟洪波説,這兩個渠道剛出現不久,有很多不規範、不透明的地方,就像其他收藏市場,網上交易可以人為抬價,造成老白酒價格虛高;而拍賣行的貓膩更多,自己叫價自己拍,帶動該白酒甚至相關藏品的身價。
  不過,在老白酒收藏人士看來,新酒的炒作之風更勝,畢竟面對的市場受眾比老白酒更廣泛。“現在新酒不僅造假猖狂,而且從酒廠到經銷商都在為新白酒不斷加碼。”曲濤&&,廠家的營銷策略功不可沒。到了經銷商一環,捂酒更是慣用招數。“他們每年從酒廠拿到的配額是一定的,既然數量定死了,經銷商要想多賺錢只能提高單品價格,而節前捂貨抬價就是最好的辦法。”曲濤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發布 將於年內正式實施 2011-08-08
茅&領軍 白酒業迎漲價潮 2011-08-04
白酒收藏遭爆炒 暗影重重 2011-08-04
信託投資盯牢高檔白酒紅酒 2011-07-01
白酒奢侈品化的經濟動因 2011-06-3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