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持續火爆 短期理財收益回落
2011-08-05   作者:喬加偉 高熒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7月,理財産品發行依然火爆。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的四週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分別為273款、318款、302款、320款,總計1213款。
  “總體來看,雖然相對於6月份,7月份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數量有下降。但是6月份的理財産品發行非常態,季度和半年末的考核,使得銀行6月發行理財産品來實現攬儲等監管套利。如果和上半年其他月度對比來看,7月理財産品並沒有太大的降幅。”普益財富研究員肖芳稱。
    “在市場流動性和負利率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前,銀行和投資者對於理財産品發行需求還是很大的,這個根本趨勢三季度可能並不會改變。”國信證券一分析師向記者&&。
  雖然銀監會自6月以來,已經多次&&理財産品監管規範,但監管層內部對於銀行理財産品和高息攬存觀點也未盡一致。
  一位地方銀監局高層人士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稱,“通常有人會以高息攬存來形容商業銀行理財産品,但理財産品無非是提高利率,來吸收存款。我從來不認同高息攬存這樣説法。因為利率是管制的,銀行要爭存款,就是一個變相的利率補貼嗎。這種事情無論怎樣監管都是存在的,是一種自發、市場化的行為。”

  短期理財收益率回落

  “7月理財産品的發行,發行規模和預期收益率總體上保持了前半年(拋開6月)的整體趨勢,僅短期理財産品收益率有所回落。”肖芳稱。
  從普益財富7月份理財産品監測數據看,短期理財産品的利率出現了小幅回調,1月期以內的理財産品,6月底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而7月份已經降到4.04%至4.38%的區間。
  肖芳認為短期産品收益出現回落,主要因為7月份整個市場利率相對6月份下調。
  “短期理財産品主要受到貨幣市場收益率的影響,理財産品的投資收益率需要基礎資産的支撐。7月份短期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走低,部分是因為市場流動性的稍微緩解。”上述國信證券分析師稱。
  他舉例,比如挂鉤SHIBOR的理財産品,在6月23日7天和14天SHIBOR達到高位時,其表現也出眾。但目前7天和14天的SHIBOR已經在4%-5%的區間變動。
  申銀萬國報告分析,下半年到期資金量較少,已經不能支撐央行再度提高準備金率,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的概率較大,因此下半年短期理財産品的發行力度或減弱,投資收益率也或將下降。
  另從7月份的數據來看,信貸類的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有所減少。
  肖芳認為,“這可能因為銀監會在6月底召開的理財監管會議上決定叫停融資類資産進入銀行理財資産池,也就是説將信託貸款清除出銀行的資産池,銀行理財産品只能投向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或者是目前尚未明確的信託受益權。政策在逐漸産生作用。”

  倒逼利率市場化

  “銀行理財産品大量發行以及銀行資産表外化,其癥結我認為是利率管制。而銀行理財産品暴增,恰恰傾向於是市場化行為,銀行和投資者都是基於需求的自發行為。”上述監管高層&&。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理財産品發行激增,雖不是利率市場化的全部,但本身就是利率市場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銀行表外業務佔比的上升及理財産品規模的膨脹將逼迫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
  同時,他認為在目前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有不小差距的情況下,利率市場化加快的一個結果就是,執行基準利率的資金佔比在下降,參照市場利率水平的資金佔比在上升。數據顯示,目前銀行表外業務的融資額佔社會融資總額的比重大約在27%左右,表內資産佔55%左右,表外資産佔比呈現上升趨勢。
  “如果下半年,存款基準利率沒有太大改變,以市場利率為導向的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展自然反過來,也得到利率市場化的支撐”。上述國信證券分析師稱。
  浦東發展銀行副行長穆矢在回復記者採訪的郵件裏&&,銀行理財恰是商業銀行面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化、資本約束化趨勢的戰略準備。他稱,上世紀80年代美國商業銀行也經歷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由於開始不重視如銀行理財這樣的財富管理業務,曾經出現了大量商業銀行倒閉和經營困難。
  “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才剛起步,收入結構仍以利差為主,我國商業銀行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財富管理業務有着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他&&。
  上述國信分析師則認為,在利率管制、負利率以及通貨膨脹高位運行下,存款購買理財産品的需求不會變。從銀行的角度看看,發行理財産品是不得不參與的競爭,這種自發的動機也不會改變。
  同時,他稱目前的貨幣政策是偏緊的,短時期內,銀行資金緊張狀況恐難很大程度地緩解,銀行通過理財産品來維持和爭取存款的動力一段時期內也還存在,投資者則需要依靠穩定、安全的投資標的避免負利率所帶來的損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短期理財需關注兩點 2011-07-22
銀行短期理財預期收益跌近百基點 2011-07-18
融資類資産不得入池短期理財受壓 2011-07-18
銀行衝刺年中考調高短期理財收益 2011-06-28
申購期有講究 短期理財品存陷阱 2011-06-2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