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品牌的化粧品"老大"
2011-08-05   作者:歐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資料照片
   能説出韓國化粧品品牌的消費者不少,知道“韓國科瑪”這個名字的人恐怕不多。那是韓國最大的化粧品製造商,卻沒有自己的品牌,所生産産品都貼以客戶的品牌,賣給消費者。
  看似“為他人作嫁衣裳”,韓國科瑪卻沒有“白忙活”。沒有自己的品牌,韓國科瑪善於設計,在韓國化粧品企業中引領訂制潮流。

  隱姓埋名

  即使在韓國,相對於它佔據的市場份額,科瑪的知名度也不高。
  科瑪1990年以來生産數百個品牌化粧品,現階段産品既提供給本土品牌,如“謎尚”、“菲詩小鋪”、“悅詩風吟”、“薇歐薇”、“愛麗小屋”和“自然共和國”;也提供給國外品牌,如“歐萊雅”和“強生”等等。不少化粧品品牌把所有産品交由科瑪生産,另一些品牌則讓科瑪生産部分産品。
  在韓國,科瑪佔據化粧品市場1/3,份額最大。“科絲美詩”(Cosmax)排在第二,市場佔有率為1/5,明顯低於科瑪。
  然而,今年一項調查顯示,10名韓國人中將近7人不知道科瑪,知道歐萊雅等品牌的卻超過9個。
  科瑪從自己的經營模式出發,刻意“隱姓埋名”,着力産品營銷以外的領域,包括産品規劃和設計、開發、製造和運輸。
  只有那些“了解化粧品行業”的消費者,挑選化粧品時才在意生産商。
  崔珍英(音譯)現年32歲,從業時裝行業,常在首爾市中心明洞商業區購買化粧品。她告訴韓國《中央日報》記者,每次買化粧品都會留意包裝上是否印有“韓國科瑪製造”字樣,因為她“相信這家企業産品的質量”。
  科瑪市場總監李丙和(音譯)説:“一些新企業或許希望借助消費者對我們的信心提升自身品牌吸引力,但大型企業傾向於讓我們藏在幕後。”
  韓國化粧品企業Todacosa去年針對16歲至25歲女性推出品牌“Too Cool for School”,其中40%的護膚産品出自科瑪。
  與韓國多數價格較低的品牌一樣,“Too Cool for School”系列沒有專設工廠,生産全部外包,以降低成本。

  成功轉身

  韓國科瑪1990年創立時定位為“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按客戶提出的産品規格生産。如今,科瑪成為“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採取更為主動的生産方式。
  科瑪市場總監李丙和説'OEM需要的初期投資相對較少,隨着幾年後運營收入增加,依賴較大化粧品品牌的訂單滿足不了發展需要。
  於是,科瑪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尹東漢決定向ODM轉型。
  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科瑪上世紀90年代末期經歷短暫低谷。隨着本世紀初“謎尚”和“菲詩小鋪”等中低檔品牌化粧品問世,科瑪時來運轉。
  “謎尚”和“菲詩小鋪”在韓國首創化粧品外包生産模式,專注産品的推廣和銷售,把生産環節外包,大部分産品由科瑪和科絲美詩生産。
  “謎尚”和“菲詩小鋪”的成功帶動其他企業與“原始設計製造商”合作,推出更多中低檔品牌化粧品。近年來,中低檔産品在韓國市場異軍突起。以零售額計算,韓國中低檔化粧品2005年收入5000億韓元(約合4.7億美元),去年增加至1.7萬億韓元(16億美元)。
  同時,科瑪作為“原始設計製造商”生産的産品比例增加至97%,客戶範圍明顯擴大。無論是專門營銷化粧品的企業,還是欲在化粧品市場分得一杯羹的其他企業或個人,如電視購物頻道、連鎖折扣商店和著名化粧師,都是科瑪的客戶。
  利用自身知名度,韓國著名化粧師趙承娥(音譯)去年末創立護膚品品牌Raw,大部分産品由科瑪生産。
  “愛茉莉太平洋”和“LG家居與保健”是大型化粧品生産企業,多數産品自産,少部分産品交由科瑪生産。
  談及為何選擇由“科瑪”生産,“自然共和國”公關經理徐鎮京(音譯)説:“我們信任韓國科瑪的技術和研究人員……”

  進軍中國

  科瑪在韓國化粧品市場充任“老大”的本錢之一是生産藥用化粧品。
  它每年向三家大型連鎖皮膚病醫院供應價值50億韓元(470萬美元)的化粧品,産品冠以這些醫院自有品牌。
  李丙和説:“我們供應醫院的化粧品需要通過臨床論證,必須嚴格核準原材料;而經營藥粧和一般化粧品會産生協同效應。”
  韓國科瑪去年銷售收入1883億韓元(1.8億美元),是2006年的大約2.7倍。穩坐國內市場份額頭把交椅之時,韓國科瑪放眼海外,着手開拓中國市場。
  韓國KTB投資和證券機構分析師金英槿(音譯)認為,韓國中低檔化粧品品牌頗受消費者歡迎,“菲詩小鋪”和“悅詩風吟”等産品已經佔有一定市場份額,科瑪進軍中國有望進一步提升業績。
  金英槿推斷,中國化粧品市場是韓國市場的3倍,而中國人均化粧品消費額為韓國人的14%,韓國産品在中國市場將有更大上升空間。
  新韓投資公司分析師姜熙承(音譯)認為,進軍中國將拓展科瑪的長期發展空間。韓國科瑪已經在北京設立工廠,從去年6月開始為一些中國和韓國品牌生産産品。企業官方網站語言還增加了中文。

  [相關鏈結]
  ODM和OEM
  “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按照委託方提出的産品設計方案生産,“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則自主設計並生産産品,把成品出售給委託方並貼上委託方品牌。
  兩者核心差異是産品知識産權屬於哪一方。産權如果屬於委託方,生産者是“原始設備製造商”;如果屬於生産者,那麼生産者是“原始設計製造商”。 
  OEM産品只能使用委託方品牌,不得冠生産商名稱再生産。
  ODM産品知識産權如果沒有由委託方買斷,生産商有權再生産,只要不加委託方標識即可。
  品牌企業與其他廠商以ODM或OEM方式合作,可以收穫降低製造成本、運輸成本、縮短開發時間等好處,受委託方則專注開發和生産,不必為産品營銷耗費精力。
  在商品價值鏈中,生産環節利潤空間最小。所以,與以生産為主的OEM模式相比,重視設計和知識産權的ODM模式贏利空間顯然更大。不過,ODM需要更大投入、應對更高風險,對企業的規模實力和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通常情況下,OEM是創業企業較好的起步方式,可以經由為大企業生産獲得鍛煉和發展機會。待生産規模和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企業如果繼續以OEM生産方式為主,難以獲得更大發展,需要向ODM過渡。
  ODM和OEM存在於化粧品行業,常見於電子産品和服裝等行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韓國:近期暴雨或令保險業面臨鉅額理賠 2011-08-05
韓國7月貿易順差創新高 2011-08-02
韓國從8月1日起向銀行的外幣債務徵稅 2011-08-01
業績不佳 渣打韓國分部堅持薪酬體系改革 2011-07-26
在韓國體驗寺廟生活 2011-07-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