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央行已經五次加息,讓不少投資者採取觀望的態度。為了打消投資者的顧慮,部分銀行為理財産品撐起了“加息保護”傘,不過理財專家認為,這種“加息保護”更多的是一種噱頭,對産品的實際收益影響不大。
一位銀行理財人士告訴記者,按市場規律,每次加息0.25個百分點以後,理財産品收益都會上浮0.2%左右。但目前市場加息預期依然強烈,一些投資者決定繼續觀望,或將資金進行短期的投資。
針對市場上對於加息的憂慮,一些銀行應景推出具有加息保護機制的理財産品。即在相關産品成立後,如果央行提高存款利率,則加息保護産品預期收益率隨之提高。此類産品在計算收益時分段計息:加息日(含)之前按原收益率計息,從加息次日起按原收益率加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調絕對值計息。
以一家銀行近期推出的增盈增強型理財産品都以加息保護作為賣點。以其中一款産品為例,該款投資期限為15天,運行期限從7月14日-29日,收益率根據客戶投資資金分檔計算,從5.1%到5.2%不等。
記者算了一筆賬,以10萬元投資資金為例,加息後獲得的理財收益為10萬元 5.15% 5/365+10萬元 5.40% 10/365=218.5元,而沒有加息保護機制的産品,其收益為10萬元 5.15% 15/365=211.7元,前後相差7元錢。
“其實就是一個噱頭。”
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從當前的加息節奏看,現在已經進入加息周期的末段。如果在加息初期或者是中長期産品,投資期限超過1年,在産品設計上附帶“加息保護”,投資者比較有利,除此之外,則意義不大。而且,對於投資期限僅為幾個月的此類産品,即使升息,對實際收益的影響也很小。“比如,購買投資期限為29天的産品,第27天加息了,只有最後兩天能享受加息後的收益,意義確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