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收藏不可瘋狂
2011-08-01   作者:徐曉敬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用“狂熱”這個詞來形容目前的玉石收藏市場狀況,並不為過。如今在瀋陽的各個古玩市場,甚至在各珠寶商場,玉器買賣都佔有很大的比例。據省收藏家協會專家介紹,現今全省藏玉者至少有幾十萬人。
  伴隨着玉收藏熱,玉石市場的玉石價格正在迅速攀升,有人甚至用“瘋狂的石頭”來形容它。在我省的古玩市場,甚至出現了一塊玉石賣家要到了上億元的天價。
  玉石價格瘋漲的背後,除了玉石本身價值、投資渠道多元外,瘋狂炒作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狂熱於經濟利益,一些人收藏玉石甚至走入了非理性的歧路,完全忘了玉石投資的文化追求。
  我們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收藏玉?玉石到底承載了怎樣的文化含量?玉收藏最重要的是傳承什麼?
  在盤錦市,有這樣一位民間玉收藏者,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收藏並研究玉,對玉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與思考,曾受邀到中央電視台以及四川、山東、新疆、內蒙古等地演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談到了玉文化、玉與德以及當下的玉收藏等,他的一番獨特見解,也許能給當下的玉收藏市場帶來些啟示與思考。

  1、玉收藏市場誤區 把收藏玉看成像炒股票

  盤錦市的這位民間收藏玉者叫田玉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先講述了最近所經歷的一件事情
  一輛銀灰色的轎車停在了田玉武的家門前,來人搬下了一塊足有五六十斤重的石頭,紅色的外皮,甚是好看。來訪者對田玉武説:“田先生,煩勞您了,這是我剛剛花了2萬元錢買的玉石,賣主説這是和田玉仔料,已經給幾個專家看了,他們都説是真貨,可是,一説價格他們就都不信了,我心裏也沒底了。聽説您對玉有研究,請給看一看。 ”
  田玉武接過石頭,仔細端詳:如果這塊石頭果真是和田玉,按照現在的市值,沒有五六百萬是根本買不下來的。 2萬元,這不相當於白給嗎?
  田玉武拿起高倍放大鏡,往玉石所開的“天窗”處照去:1角錢硬幣大小的洞內,約5毫米厚的玉石溫潤通透,無論是從其表面的顏色還是從其密度看,都與和田玉別無二致。
  “從表面上確實看不出什麼破綻,給我兩天時間再細看看。 ”田玉武徹夜未眠,他用放大鏡對着玉石仔細地研究揣摩。“我的放大鏡無意間對在了"天窗"的邊沿上,發現有氣泡,就覺得不對勁。”
  騙局露出了“破綻”。“後來我發現這塊石頭的"天窗",是後鑲嵌進去的一塊和田玉仔料,其他部分,那就是一塊普通的大理岩玉。 ”
  造假者可謂費盡心力,這次“鑒寶”經歷令田玉武感慨萬千。
  田玉武説,現今的玉收藏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太正常的現象,比如聚財造假、漫天要價等。
  他説,他不反對把收藏玉作為投資的這種取向,“玉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東西,但是,如果把收藏玉看成像炒股票似的就不可取了。 ”
  他説,在當今的古玩市場,玉器買賣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有的人玩玉甚至到了瘋狂的程度。綜觀今天的玉收藏現象,有個誤區不容忽視:多數人並不了解玉文化。賣家大多停留在誇獎自己的玉好而索要天價,而買家藏玉也多抱有如炒股的心理,期待賺上一大筆錢。

  他説,這種不正常的市場現象正在釋放出警報的信號:我們為什麼要收藏玉?

  2、在悠長的歲月中 玉寄託了人們許多美好的情感

  所謂收藏,簡單地説,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收集、保存起來,傳承下去。
  據考古資料顯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們便已製作和使用玉器。悠悠數千載,玉一直伴隨着中國人的生活,它寄託着代代中國人最美好的情感。玉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這樣鍾愛玉、這樣賞鑒玉石千年不衰。
  田玉武説,他在上世紀70年代與玉結緣,如今對玉的喜愛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在他的眼裏,玉是有生命、有神韻的器物,賞玉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次精神的守望。
  但他説:“我還不算收藏家,財力不夠,我只是願意看玉,願意研究玉文化。 ”
  30餘年的光陰裏,田玉武對玉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些雜糅着他獨特感受的對玉文化的思考,感染了許多人。他曾受邀到中央電視台以及四川、山東、新疆、內蒙古等地演講。
  他曾經查閱 《辭源》、《辭海》,“關於玉的2000多個詞條中,沒有一條是貶義。比如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細長,玉樹臨風形容男士風度瀟灑,琼樓玉宇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築物,還有金車玉輦、玉液琼漿、玉尺量才等,都是褒義詞。 ”
  他曾到盤錦市的派出所調查過,“在盤錦,名字中帶玉的人很多,比如,田玉文、劉玉田、張玉山等。 ”
  每次出差,只要有時間他都要到古玩店或者古玩市場去看一看,由此見識了許多精美的玉器。他説:“玉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塊玉以及不同的雕工,都賦予了它深刻的內涵,所以看起來特別有意思,特別有文化。 ”
  他説,在悠長的歲月中,玉寄託了人們許多美好的情感。比如古人要去做官,父母會送給他一塊玉石,上面雕刻一朵蓮花,站落一隻蜻蜓,這叫青蓮圖,而青蓮就是清廉的諧音,寄託着父輩對孩子的期望。比如,表達對友人的祝福,送上一塊雕有喜鵲報喜的玉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等。

  3、玉石收藏的價值 和文化、精神連在了一起

  在田玉武的講述中,多次出現了“玉文明”、“玉文化”的概念。在他看來,玉之所以千百年為人所鍾愛,是因為“這塊石頭與文化、精神連在了一起。 ”
  玉最初是生産工具,“美石,最鋒利,密度、質量都是石中佼者。 ”後來,歷史進入了文明階段,玉從原始的生産工具走向了精神境界。
  他説:“玉怎麼和石頭分離的?玉文化是怎樣形成的?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研究。光是這個"玉"字,探討起來就很有意思,在甲骨文裏,王與玉是一個字,在遠古時代,只有王公貴族、帝王身上佩玉,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
  田玉武又講到了 “以玉事神為禮”、孔子的“君子比德於玉”。他説:“儒學中的 "不偏不倚",做人外柔內剛,正好和玉的精神是一致的。 ”
  玉可以規範人的行為,“過去,公子、小姐到7歲時就開始佩玉,行為、舉止都受到規範。久而久之,公子、小姐的表現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了,溫文爾雅,落落大方。 ”
  玉受到了歷朝歷代的尊崇和禮遇,在田玉武看來,“玉外圓內方、溫潤內斂,都屬君子美德。而石之美聲,則喻君子光明磊落。玉和人的生命一樣,是自然天成的,世界上沒有兩塊相同的玉,它的不可複製性,不可再生性,使它成為了珍品。 ”
  田玉武説,玉承載着文明,亦承載着中華傳統美德。玉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該弘揚開來,廣為人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資本炒作致翡翠玉石身價倍增 2011-06-14
玉石飆升幾時休? 2011-06-07
玉石網店選擇技巧 2011-04-25
搭上玉石上漲快車 眼力和資金是門檻 2011-02-28
粵玉石漲兩成 &山玉短線操作增值更快 2010-08-31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