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23動車追尾事件無疑已傳導到資本市場,成為壓垮大盤的最後一根導火索,A股市場結束了半個多月的反彈,再次出現深度下跌。高鐵股作為基金的熱門配置板塊,令不少基金遭受重創。受此影響,滬深基指本週(7月21日-27日)大幅調整,跌幅均逾2%。 周一滬深基指深度回調,再次跌破60日均線。統計顯示,滬基指7月27日收於4391.05點,7月20日收於4516.56點,下跌125.51點,跌幅達2.78%;深基指7月27日收於5560.80點,7月20日收於5704.04點,下跌143.24點,跌幅達2.51%。 受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影響,加之市場憂慮經濟增長放緩及宏觀經濟政策可能收緊,股市大幅下挫。上周滙豐發布的PMI預測值在今年以來首次低於50的分界線,表明當前中國經濟仍然處於下行階段,加深了未來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 儘管6月21日—7月15日的一輪反彈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本週一的大跌又似乎讓市場摸不清方向。在申萬菱信基金看來,市場繼續下跌的空間極為有限,後市格局或將維持以200點為空間的窄幅震蕩,牛皮市格局並未改變。隨着經濟增速減緩、盈利增速下滑影響,中國股票估值中樞逐步下移。 在大盤再度回調的影響下,指數型基金跌幅居首。統計顯示,本週指數型基金平均凈值下跌2.72%,ETF基金平均下跌2.90%,跌幅均超過滬深基指。在此之中幾乎有一半的基金跌幅超過3%,泰信中證200指數基金跌幅更達到4.67%。其中,華安上證龍頭ETF、大成深證成長40ETF、易方達上證中盤ETF、海富通上證非周期ETF等持有高鐵概念股的指數型基金頗受市場關注。 同為以股票為投資標的的封閉式基金也損失慘重,本週二級市場平均價格下跌1.95%,平均凈值下跌1.34%,折價率小幅回升至5.94%。專家認為,封閉式基金整體缺乏吸引力。下半年,低折價背景下傳統封基交易性機會將主要圍繞市場情緒的波動,同時傳統封基選擇更多基於中長期投資,投資者可以以管理能力為核心,結合折價波動、市場走勢把握投資機會。 相對於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似乎再度回到人們的視野。儘管本週債券型基金平均凈值依然下跌0.83%,但是近期包括上投摩根和華泰柏瑞等基金公司紛紛搶發債券型基金。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隨着債市收益率高企,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在加息周期末端募集成立的債基,可能是投資者購買債券基金的好時機,因此債券基金已經開始具備投資價值。 華泰柏瑞信用增利債券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沈濤&&,“本輪加息周期始於去年10月,目前已經持續了9個月的時間,從歷史經驗看,還有大概半年左右的政策觀察期,新債基6個月的建倉期可能正好可以覆蓋這個時間窗口,有利於基金作出更加靈活的決策,這也表明當前是良好的建倉時機。” 海外市場方面,歐元區就援助希臘最新方案達成共識,使得海外市場信心提振,QDII基金應聲普漲。統計顯示,本週QDII基金平均凈值上漲1.39%。然而業內人士對於海外市場依舊持不確定態度,尤其是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未達成一致引起市場對於美國經濟運行的擔憂。 瑞銀財富管理部門發布報告指出,儘管歐洲政治家已就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新工具達成一致,市場仍認為歐洲仍是沉疴難起,擔憂援助方案的總規模能否足以防止危機向歐元區其他國家蔓延受到質疑。在大西洋的另一側,美國也沒有為其不可持續的債務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