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變14000 在銀行買保險要問清
2011-07-28   作者:孔桐 陳麗卿  來源:新安晚
 
【字號
    “我覺得去年在銀行購買的一款保險産品不划算,想去退掉,可2萬隻能拿回來14000多元了。”合肥市民高老先生最近很鬱悶。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已禁止保險業務員駐點銀行,消費者在銀行購買其代售的保險産品時要多問問情況。
  去年7月, 70多歲的高先生到附近一家銀行買理財産品。“銀行大堂經理向我推薦了一款保險産品,説每年繳2萬,繳5年,年收益有6%。”高老先生聽從她的建議投保了該款産品。不過,他仔細研究後發現産品收益和自己想的有&&,於是又去銀行諮詢。原來,高先生每年繳納的2萬元,只能在當年返還6%的生存金。也就是説“每年只能拿到1200元,收益比較低。”
  高老先生想退保,可提前退保的損失很大。“保險公司説如果現在終止投保,只能拿回來14000多元了。”高老先生有點不滿,因為不僅銀行代售人員沒有交代清楚産品情況,保險公司人員也沒和他&&過,而且保單上也沒標明提前退保會損失多少錢。
  記者昨天從該保險公司了解到,退保根據保單所附的現金價值表確定賠償金額。該公司&&由於該産品通過銀行代售,所以銀行出具的保單是簡易版的,高先生所購保單中可能沒這張表。該公司人士坦承,消費者在銀行購買保險産品獲得的信息不一定全面詳細。
  去年11月,銀監會發文,不再允許保險公司人員駐點商業銀行網點,同時規定商業銀行每個網點合作的保險公司原則上不超過3家。由於“專業不對口”,一些銀行人員無法詳盡地為客戶介紹一款保險産品。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説,被“忽悠”而購買了一款也許並不需要的保險産品,很可能最終引起不必要的損失或者被“套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建行收購太平洋安泰51%股權 銀保合作還需磨合期 2011-07-01
銀行攬儲壓力大 銀保産品受擠壓 2011-05-27
誇大收益不提風險 銀保糾紛不斷 2011-05-20
農行代賣銀保産品涉嫌欺詐 儲戶存單莫名變保單 2011-05-11
銀保投訴首問負責 銀行也要負責 2011-05-1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