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美食之城的美譽,小吃街和飯館多到讓人難以抉擇。書店裏介紹美食的書也令人眼花繚亂。對於短期來&的大陸游客,要吃到道地的台灣美食,真需要提前做好功課。 就如何更好地享受&&饕餮之旅,記者日前專訪了台灣知名美食作家韓良露,以她多年的美食體驗,為個人游客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提到&&美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小吃。對於“小吃”,韓良露有獨到見解。“小吃原本是鄰家料理,和正式的餐館相比,小吃不易受到潮流世事變遷的影響,會更原汁原味地保存傳統口味。” 因此,相較於食物的樣式或味道,韓良露更看重小吃店家對傳統手藝的繼承和誠意。“如果一個店家只想做一次買賣,不求長久,為什麼你會認為他能提供道地小吃?連桌面和灶&都不願意打掃乾淨,只給你使用一次性碗筷,連碗盤都不願意洗,為什麼你會認為他能認認真真洗菜和做菜?” 相較於名聲響亮的士林夜市和師大夜市,韓良露更推薦位於&&市朱侖街與長安東路間的遼寧夜市。“這個夜市規模不大,也就二、三十家,但是味道傳統,態度認真。以我的標準,每家都可吃,特別是這裡的鵝肉和麻油料理。” 韓良露還認為,位於&&老城區萬華的華西街夜市,也有數家小吃店保持了正宗台灣小吃的味道。“在桂林路和貴陽街之間有十幾家小吃店都可以嘗試,比如北海道魷魚、鱔魚、關東煮、魯肉飯、原汁排骨湯和米糕等。” 在&&,以傳統口味和悠久歷史聞名的夜市還有寧夏夜市。此外,饒河夜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和永吉路30巷則是&&東區比較出名的小吃聚集地。 除了夜市,&&其實還有早市小吃。“早市小吃的歷史比夜市更久,位於延平北路與涼州街交口的慈聖宮周圍的早市有80多年歷史。這裡的毛蟹、豬腳面線和四神湯都很有特點。”韓良露説。不過,早市小吃只在白天經營,下午4點就關門。 雖然小吃美味,但是來&&尋覓美食的大陸朋友也不能忘了餐廳。&&餐館論特點首推&菜,儘管與閩南飲食接近,但是&菜受台灣特有食物和歷史文化影響,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風味。 韓良露推薦位於中山北路附近的雞家莊和欣葉餐廳,都是以傳統&菜見長。據她介紹,&菜的經典大菜包括佛跳墻、煎魚、螺肉蒜、麻油雙腰、鹽酥劍蝦、麻油雞和鳳梨苦瓜雞湯等,此外還有豐富的小菜,比如菜脯蛋、小魚花生、蔥煎豆腐、腌蜆、&式滷肉和燙地瓜葉等,適宜搭配地瓜稀飯。 此外,由於1949年之後大陸各個省份的移民涌入台灣,也帶來了品種豐富的外省菜,而且有些餐廳由家族經營多年,一直保存着當年從大陸帶來的老口味,大陸游客可以仔細對比台灣與大陸口味的不同。 目前&&較知名的外省菜餐館以江浙菜係居多,比如有60年歷史的銀翼餐廳,過去曾經是空軍福利餐廳,後來改為民營。銀翼早期混合了江浙菜和四川菜的特色,到現在菜單上仍寫着大大的川揚料理四字。至於經典淮揚菜,則以能將一塊中華豆腐切成五千條細絲的文思豆腐最具代表性。以江浙小吃見長的則有位於永康街的秀蘭小館和鼎泰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