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井噴 監管或升級
2011-07-19   作者:呂東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更是快速增長,發行數量同比增幅高達123.1%。其中,短期理財産品更是備受青睞。
  銀率網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各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産品9371款,較2010年1至6月産品數量增加5170款,增幅123.1%。2010年上半年月均發行700款,2011年上半年月均發行産品數量為1561款,産品數量同比增幅明顯,近幾個月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總體呈現震蕩上行的特點。
   儘管201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異常火熱,但其中所暴光的諸如誇大收益、風險提示不足等誤導銷售問題也頻頻浮現。業內人士&&,隨着日前銀監會《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下發,監管層也開始愈發重視對這一市場的監管力度。而隨着一系列規範措施的&&,有違規操作的相關理財産品將會被逐出門外,上半年高燒不退的銀行理財産品發行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所回落。
  近年來,短期理財産品發行比重逐漸加大,而在2011年上半年,該産品更是領銜理財産品市場,共發行7732款,佔比82.5%;中期産品發行1172款,佔比12.5%;長期産品發行301款,佔比3.2%。與2010年同期相比,短期産品佔比上升7.1個百分點,而中期産品及長期産品市場佔比分別下降7.1個百分點及0.7個百分點。銀率網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由於2011年上半年市場處於高通脹背景下,市場對於加息的預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增加了投資者對短期理財産品的需求,與此同時,2011年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每月都會出現市場從緊的局面,短期銀行間拆放利率飆升,銀行為緩解存貸比壓力,集中發行短期理財産品,從而産品發行量顯著增長。
  自去年8月起,隨着相關監管政策的&&,曾經紅火的信託類産品發行量明顯下滑,其他類産品開始迅速填補這一空缺。在上半年發行的理財産品中,其他類産品(在産品分類中,屬於信託類産品、結構性産品、打新股産品及QDII産品類別之外的産品)發行6534款,佔比69.7%,同比增長399.2%;結構性産品發行994款,同比增長251.2%;信託類産品發行1843款,同比下降29.4%。
  2011年6月末銀監會限制了理財産品6類投資方向:同業存款存放本行、購買他行理財産品、投向政府融資、繞過信託做信託受益權産品、委託貸款理財産品、票據資産理財産品。由於這6類方向的投資在其他類産品的投資方向中並不少見。因此預計2011年下半年其他類理財産品發行量難以持續上漲。
  今年1-6月,2011年國有銀行發行3350款理財産品,佔比35.8%,發行量同比增長95.9%;股份制銀行發行3554款産品,佔比37.9%,發行量同比增長128.7%,成為理財産品的發行主力;城商行發行1768款,佔比18.9%,同比增長136.4%;外資銀行在産品數量上,難與中資行匹敵,但同比增幅最為明顯,外資行上半年産品發行了699款,同比增長267.9%。2011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發行數量排名出爐,交行、中行、民生排名三甲。第一名交通銀行,1204款;第二名中國銀行,964款;第三名民生銀行(600016,股吧),692款。前20名中,中資銀行佔18席。從排名可以看出,中、農、工、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發行量均進入前20。外資銀行只有華一銀行及渣打銀行進入了前20名。
  2011年上半年發行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普遍上漲,唯長期産品預期收益率下降,短期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漲幅明顯。投資期限小於一個月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高出去年同期1.5個百分點;1至3個月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高出去年同期1.2個百分點;3至6個月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高出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6個月至1年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高出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1年以上投資期限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6%,比去年同期低1.4個百分點。
  在理財産品信息披露中,仍存在部分銀行不披露實際收益率或選擇性披露數據的情況。
  2011年上半年有6927款理財産品到期,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有6292,披露率達90.8%。其中中資銀行到期産品有6234款,披露實際收益率的産品為6203款,披露率為99.5%;外資銀行到期産品693款,披露實際收益率的産品為93款,披露率為13.4%。
  此外,2011年實際收益率(年化)前十名均被外資銀行包攬:東亞銀行理財産品以年化32%的實際收益率奪得桂冠;渣打銀行産品在排名中佔席位最多,7款産品排入前十;恒生銀行的産品是為數不多排入了前十位的人民幣産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結構性産品佔有明顯優勢,但是在零收益、負收益及僅達到最低收益的産品中也不乏其身影,因此如投資於債券市場、貨幣市場的穩健類理財産品仍是追求資金安全性的投資者的目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銀行理財品狂奔 "最虧"産品兩年賠一半 2011-07-19
網上銀行理財夜市 2011-07-18
24隻券商理財品近清盤 中投拋1800萬護盤 2011-07-18
銀行短期理財預期收益跌近百基點 2011-07-18
融資類資産不得入池短期理財受壓 2011-07-1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