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再度回歸基金視野
2011-07-18   作者:丁寧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預期似乎在一瞬間改變。上半年大面積出現的新股破發讓熱衷打新的基金着實不堪,隨之而來的是其對於參與新股網下申購的熱情驟降;然而冷眼旁觀的態度並未延續太久,下半年伊始,打新再度回歸基金視野,“有利可圖”促使基金迅速轉向。“幸福”為何來得如此“突然”,升溫的熱情又能延續多久?

  不再“幸運”的中簽者

  傳統上,打新是許多機構投資者獲取低風險收益的重要途徑,但上半年高頻率出現的新股破發使得這筆昔日的“保守買賣”對於眾多基金來説頗有些“火中取栗”的味道。
    數據統計顯示,如果以上市後的最低股價小於發行價為統計口徑,那麼今年上半年的新股破發比例高達82.2%。在新股“不給力”的大背景下,參與其網下申購的基金深受其累,上半年出現大規模的打新套牢現象(基金獲配股份解禁日當天股價低於發行價)。
  統計顯示,在已解禁的新股中(1-3月發行),解禁日價格低於發行價的比例高達72.4%,解禁日當天拋售的平均收益率為-6.10%。今年上半年所有新股的平均收益率(解禁日未到的股票以浮盈浮虧計)為0.29%。
  以發行價45元的龐大集團為例,其4月28日上市當日便下跌23.16%,上周末股價報收30.96元,參與該股網下申購的9隻基金共獲配944.93萬股,目前浮虧金額高達1.33億。
  打新風險的日益凸顯使得基金的參與熱情驟降。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每只新股平均有35隻基金(包括社保、專戶)參與詢價,其中有4.5隻基金能夠“幸運地”中簽。由於今年上半年的破發潮,導致基金打新的熱情不斷減退。例如,今年4月雖然只有23隻新股上市,但單個公司平均參與詢價的基金僅32隻,中簽的基金數目平均僅2.3隻。上半年頻繁的新股破發現象使得基金詢價的熱情大減,對新股也更加謹慎與挑剔。
  “也許有一天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很多新股缺少詢價對象,甚至發行失敗。”易方達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陳志民&&。
  不久之後,陳志民的觀點便被八菱科技因詢價對象不足而遭遇發行中止所驗證,該事件也被市場解讀為包括基金在內的眾機構冷對打新態度的集中體現。
  不僅如此,恐懼新股的情緒也蔓延到了次新股上。“高發行價透支了業績,一上市業績就跳水,現在的新股哪還敢碰,不等他們在二級市場上洗洗澡,我們是不敢投的。”此前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感嘆,為了高價發行,企業上市時就帶有原罪,業績變臉是大概率事件,個別基金公司的投研部門已有“在二級市場上不碰次新股”的不成文規矩,特別是創業板的次新股。

  年中的“轉身”

  然而基金冷眼旁觀的態度並未延續多久。下半年伊始,打新再度回歸基金視野,“有利可圖”促使基金迅速轉向。
    根據本報持續跟蹤的單周凍結資金情況來看,7月4日至8日一週新股網上網下凍結資金合計達2785億元,較6月最後一週激增1348億元,擴大幅度近一倍;統計同時顯示,5、6月份曾有3周出現凍結資金總量下破千億的現象,創出多年來新股市場資金最低值。考慮申購周期等因素進行測算,5、6月單周一級市場參與申購的資金總量中值約在1200億元左右,在不同申購周期中圍繞該值在900億元至1500億元間波動。
  從申購倍數和中簽率也可以明顯看到一級市場熱度回升的現象。
  7月11日上網發行的迪安診斷網下認購倍數達到44.75倍,這是三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超過40倍的新股。同批的天璣科技和寶萊特網下認購倍數也達34倍以上。而此前兩個月新股網下平均認購倍數僅為12倍。與此同時,網上參與申購新股的熱情也在升溫,中簽率從前兩個月平均4.95%回落到0.4%左右。
  一級市場資金突然涌入的原因,源自於7月以來新股的超預期表現。在連續破發之後,7月新股卻跟隨反彈行情出現了久違的首日大漲行情。已經上市的9隻新股首日平均漲幅達到94.21%,其中,被稱作“史上最便宜創業板股票”的東寶生物首日漲幅達到198.89%,冠昊生物、山東章鼓的漲幅都超過100%。
  統計顯示,7月以來上市新股12隻,38隻基金參與網下申購,截至上周末共浮盈4.82億元。以發行價為8元的江粉磁材為例,上周末股價報收19.95元,3隻基金共獲配795萬股,目前浮盈近千億。
  “一方面與此前近乎瘋狂的情況相比,目前新股市盈率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下降,風險相對可控;另一方面,隨着近期市場的轉暖,新股上市後的表現也讓投資者産生一定的期待。”滬上某債券基金經理&&:“至少從目前情況來看,對於基金來説,打新再度"有利可圖"。”

  下一個新股怎麼“打”

  從近期的表態來看,對於後續的新股發行,部分基金已從此前的謹慎中萌生出相對積極的意向。
    興業全球基金投資總監王曉明近日&&,受新股破發潮影響,最近上市的新股估值逐漸回歸,已開始對發行價低、估值低,同時有較好成長潛力的個股進行研究,並逐個分析。
  易方達基金公司首席投資官陳志民也&&,現在新股發行價格已經降下來,發行市盈率也回到比較理性的狀態,其中一些優秀公司的投資機會值得深度挖掘。
  深圳一些基金公司6月份並未參與任何一隻新股的網下申購。相關人士向記者&&,對於打新,投研團隊一直沒有積極參與,“特別是高市盈率的創業板”。不過,隨着市場走好、估值合理,“不排除有選擇性地參與一些好公司”。
  滬上某債券基金經理&&,隨着市場回暖,接下去會積極關注相關新股網下申購,但並非沒有選擇。“目前我們只針對部分發行市盈率在20倍或以下的新股進行重點研究,如果感覺其上市後確實有不錯的溢價空間,我們會給予關注”。
  除此之外,也有投研人士&&,如果在一級市場上未能獲配看好公司,也會在二級市場上“淘貨”買入次新股,雖然可能買的價格會比一級市場貴,但是有無鎖定期的好處。
  北京某基金分析師認為,在新股的火爆表現和央行加息的契機下,機構或將展開一波“自救潮”。“在此之前,由於新股破發潮影響,不少機構在一級市場上認購的股票,目前不少都處於破發狀態。”該人士稱:“近期股指開始連續回升,前期一度低迷的次新股紛紛借勢反彈,不少套牢機構扭虧為盈。尤其是隨着央行再度加息,機構對於未來行情預計樂觀,或加大自救力度。”
  某基金研究機構總監也&&,在上半年不少新股破發後,引來其餘機構投資者以更低的成本在二級市場大手筆買入,這部分投資者因為沒有鎖定期限制,往往拉動股價上漲的動力更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近6成次新股基凈值重新站回1元 2011-07-13
游資爆炒三新股 警惕跌停板出貨 2011-07-07
今年首現新股當日翻番 東寶生物暴漲199% 2011-07-07
熱點漸趨轉向新股反復活躍 2011-07-04
發行估值回歸 新股重回基金視野 2011-06-3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