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6月31日年中考核節點的過去,銀行間的攬儲大戰暫時進入調整期,理財産品這邊的風景也不再那麼美麗。
然而,資金緊縮背景之下,上半年的理財産品的瘋狂游戲依然讓所有人記憶猶新,彼時的盛景很有可能在下一個考核節點到來之時,再次風生水起,面對畸形的銀行理財市場,銀監會不得不再次出手,這一次很可能是釜底抽薪。
這會是一場重要且全新的變局。
高收益理財或面臨釜底抽薪
6月下旬,對銀行理財市場亂象進行點名批評,並要求商業銀行整改,只不過是銀監會敲響的一次警鐘,更加嚴厲的監管風暴還在後面。
近日,有消息稱銀監會在內部會議上決定叫停融資類資産進入銀行理財資産池的做法,正式出手對目前銀行理財産品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治理。
所提及的六種“違規”模式包括:理財資産池中涉及委託貸款、信託轉讓、信貸資産轉讓、監管套利的票據,通過發行理財産品高息攬存的行為,銀行購買本行或者他行理財産品也被明令禁止。
據悉,這已經不是銀監會第一次出手整肅理財産品亂象。去年8月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了融資類銀信合作業務實施餘額比例管理,叫停了開放式信託産品,重申了對銀信理財合作業務中風險較高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業務的限制,並就《通知》頒佈前商業銀行表外的存量業務提出了在近2年內轉入表內計提相應撥備和資本的要求。而今年1月,銀監會再次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的通知》,其中要求,商業銀行在2011年底前將銀信理財合作業務表外資産轉入表內,並按照每季度至少25%的比例予以壓縮。
然而前兩次的整頓行為,雖已略見成效,然而在巨大的攬儲壓力之下,銀行理財産品並沒有因此走上平穩正軌,各式“擦邊球”行為反而愈演愈烈。此番監管力度再次加碼,直至靶心。
即將受到整頓清理的六種模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涉及多對多、期限錯配以及資金投向不明問題。其中“禁止融資類資産進入資産池”的內容對銀行的衝擊最為嚴峻。
據悉,銀行理財産品投資標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資産池組成。投資範圍除了國債、金融債等金融工具外,還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銀行資産,例如信貸資産、股票收益權質押等資産。
宏源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一般而言,融資類資産是與信託型理財産品挂鉤的。目前大部分銀行理財産品都採用資産池的運作模式,而融資類資産包括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是銀行理財産品資産配置中收益率較高的一塊。如果媒體報道屬實,短期看,對銀行業的影響是理財産品銷售規模和預期收益率下降,同時非息收入也會受到影響。
招商銀行一位客戶經理&&,“如果融資類資産無法被做進理財産品,勢必會影響到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目前能夠提升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的,其實就是那些資産池中相對來説風險較高的資産。一旦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標的都集中在各類債券標的上時,投資者想要獲取高收益也比較困難。”
另一銀行業內人士估計,如果嚴格禁止融資類資産進入資産池,那麼短期理財産品高收益的泡沫就有可能被刺破,收益將回歸至貨幣基金年化2%-3%的水平。
理財産品發行規模驟減,銀行謀變
比起可能到來的“釜底抽薪”式監管措施,更讓人關注的是措施實施後,銀行的理財産品將會走向何方。
理財周報記者就新規的相關問題諮詢了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得到的回復大多是:“還未接到正式通知,但是確實已經聽到相關消息。”
2011年,銀行理財市場呈現出非同尋常的繁榮景象,特別是敏感的六月,借頻發高收益理財産品渡過攬儲難關的情形更甚。據統計,6月70%以上的新發行産品預期最高年收益率超過5%,而6月的最後一週更有2款理財産品預期年最高收益率飆漲至7%。
然而,“半年考”一過,理財産品便不再風光無限,尤以短期理財産品收益率“縮水”幅度最大,1月期以內短期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由6月底的5%下降至上周的4.04%,下降近百個基點。1-3月期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7%,環比下跌了35個基點。
同時,理財産品整體發行速度也明顯放緩。6月份發行産品數為1604款,進入7月以來,截至7月13日,共發行産品559款。
雖然短期內,銀行理財市場看似已回歸正常,但這並不意味着銀行不再有多發理財産品的需要。然而一旦監管利劍一出,痛失博取高收益殺手锏的商業銀行,要怎麼留住理財客戶?
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金融産品中心王增武博士認為,對於資金池式運作的理財産品,由於此次銀監會只是要求銀行進行自查和整改,所以“即便是叫停,可能也不會採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應該有個緩衝期”。
而即便是全面叫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銀行還可以找尋其他辦法。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融資類理財産品受限了,但投資類産品不在此列,比如採礦權、股票受益權等都還可以做,收益也不錯。
宏源證券認為,“叫停”融資類資産進入資産池並不能阻止市場對貨幣的需求,其他路徑會應運而生,綜合看,並不會影響銀行收益,只是需要提高理財産品的透明度,減少投資者風險。
另外,記者注意到,近期各大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又開始利用網銀進一步拓寬客戶群體,目標直指對理財産品知之甚少,平日又沒有閒暇駐足網點的“80後”群體。網銀專屬理財成為近一段時間,各大銀行理財産品營銷的重要突破口,並以高收益作為最大賣點進行推廣。農業銀行的一款網銀專享人民幣理財産品剛剛結束募集,該産品期限14天,預期收益率給出5.45%。借助網銀渠道的“夜間理財”也火熱起來,如招商銀行近日首次推出的“理財夜市”,首發4隻産品都選在晚上8點到10點半在全國發售。
民生銀行電子銀行相關負責人&&,7月初,該行網銀渠道理財銷售額已突破2500億,網銀渠道購買理財産品的交易筆數和金額都超過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