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11房間阿加莎 克裏斯蒂的照片 |
 |
| 克裏斯蒂下榻過的411號房間 |
 |
 |
| 佩拉宮大飯店大門 |
 |
英國偵探小説女王阿加莎 克裏斯蒂在中國有許多“粉絲”,她一生中僅偵探小説就寫了70部。用她的小説為腳本拍攝成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曾經成為很多中國觀眾的最愛。當我知道有機會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參觀克裏斯蒂寫出《東方快車謀殺案》時所下榻的飯店時,便欣然前往。
這座名為“佩拉宮大飯店”的酒店是伊斯坦布爾最有歷史的酒店。2008年時,酒店進行了一次大整修,不過很多有歷史意義的地方被完整保留了下來,包括那間偵探小説女王阿加莎 克裏斯蒂下榻過的411號房間。酒店經理Esin Sungur略帶自豪地説,家喻戶曉的大作家阿加莎 克裏斯蒂當年是這家酒店的常客。
“聽説《東方快車謀殺案》是在這裡寫成的?”我好奇地問道。
“是啊,説起來,中間還有一段謎一樣的經歷至今無法解開,”Esin眉飛色舞地談起了這段陳年往事,“在阿加莎剛剛成名後不久,1934年因為母親辭世,丈夫又有了外遇,受到打擊的阿加莎突然在倫敦失蹤了。英國政府大為緊張,據説當時警方出動了500名警探進行調查,無線電台還向全國廣播了女作家失蹤的消息。大家都以為她自殺或者被丈夫和情人聯手謀殺了,結果11天后,女作家重新出現了,卻閉口不談去了哪。
後來,人們認為終於解開了那11天阿加莎失蹤之謎,她化名住進了佩拉宮大飯店,在這裡完成了《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書的初稿,書中的丈夫和情人一起謀殺了自己的妻子,現實與真實就這樣交織在阿加莎的腦海中。”
“阿加莎 克裏斯蒂與佩拉宮大飯店算是結了緣了,在1926年至1932年又陸續住過三四次,她住過的房間一直都保留着。”
穿過彎彎曲曲的走廊,盡頭便是那間神秘的411號房間,房門上挂有阿加莎 克裏斯蒂的名牌。推門進去,看到房間不大,有一張深色的大床,書桌上放着的舊打字機是阿加莎生前用過的,在酒店重張開業時,她的外甥特地從美國將打字機寄過來作為紀念品在這裡展示。書桌的墻上還挂着克裏斯蒂的大幅照片,黑白照片上睿智的女作家正冷靜地注視着這個世界。
我的目光被書架上的幾排熟悉的書籍吸引過去,那正是阿加莎的系列偵探小説,據説,她的作品被譯成103種文字,在157個國家出版。酒店特意蒐集了不同語言版本的小説,可惜我沒看到中文的。作為阿加莎的忠實讀者,我從中學時便開始看她的小説,一直到上班後,還買了不少英文原版的,在這裡又看到了它們,好像老朋友一樣親切。
除了阿加莎,佩拉宮大飯店的貴客名單可謂星光熠熠,這和它當初的定位密不可分。當年佩拉宮大飯店是專為著名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旅客的住宿而於1892年建造的。“東方快車”是歐洲第一輛橫貫大陸的豪華列車,從法國的加萊發車,途經巴黎、第戎、洛桑、米蘭、威尼斯、的裏雅斯特、薩格裏布、貝爾格萊德、索菲亞,最後到達伊斯坦布爾。列車1883年開始運行,為了滿足貴族和富豪們到達伊斯坦布爾的下榻所需,東方快車的股東之一出資購買了這塊可以眺望黃金角(Golden Horn)的風景絕佳的山丘,由法國建築師Alexander Vallaury於1881年開始建造佩拉宮酒店,成為奧斯曼帝國第一個奢華的五星級酒店,建成後的50年間,一直都是伊斯坦布爾唯一的豪華酒店。(墻上的照片都是當年酒店的常客,從好萊塢明星,到政壇,文壇名人)
佩拉宮大飯店一直都是名流顯貴趨之若鶩的地方,20世紀30年代是它的黃金時期,一直到二戰之前,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伊麗莎白女皇二世、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大導演阿爾弗裏敦 希區柯克、好萊塢明星格麗泰 嘉寶、大作家列夫 托洛茨基等名人都是這裡的座上賓,而諾貝爾文學獎作家海明威被他的報社派來採訪土希戰爭時也住在這裡。
我在酒店一層的咖啡屋的墻壁上,看到了這些名人的照片,甚至還有瑪塔 哈莉,那個史上著名的女間諜,二戰期間土耳其保持中立,而伊斯坦布爾因為其獨特的位置也自然成為了“間諜之都”。下榻在這裡的形形色色的房客為阿加莎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沒落但趾高氣揚的土耳其帕夏,各國間諜,美國富商以及為躲避暗殺提心吊膽的保加利亞王子……小説中,火車乘客的國籍背景之複雜正是當時佩拉的寫照,難怪這裡成為阿加莎尋找靈感的最佳地方。
而酒店也在阿加莎身上做足了文章。我跟隨Elif來到地下一層,這裡有間新建的阿加莎餐廳,為了紀念東方快車的三個主要站點——巴黎,威尼斯和伊斯坦布爾,這裡特別供應法國、意大利和土耳其菜肴,看來烹飪也可以作為溝通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佩拉宮大酒店舊照)
走出酒店的大堂,回頭望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廊柱,傢具,都是19世紀的,只有門口的白色安檢門提醒人們時光在流逝。不禁想起與Esin告別時的那句話,“佩拉宮大飯店,百年來,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她的名氣,都沒有被損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