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魯珀特 默多克 資料照片 |
 |
|
《世界新聞報》因一系列竊聽醜聞停刊,7月10日是這家周報最後一次出刊。新華社/法新 |
在英國首相戴維 卡梅倫承諾加強媒體監管之際,《世界新聞報》竊聽電話醜聞持續發酵,英國媒體感覺些許危機。
在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卡梅倫強調,需要設立一個獨立於媒體和政府的新機構,以監督媒體遵守行業規範;一個由法官領導的調查小組將調查“《世界新聞報》和其他報社究竟做了什麼”。
《世界新聞報》末期熱賣
鋻於《世界新聞報》捲入的竊聽醜聞,媒體大亨魯珀特 默多克名下新聞集團7月7日宣布關停這家有168年歷史的周報。《世界新聞報》7月10日在英國街頭最後一次與讀者見面。
老讀者來到報攤,向陪伴自己多年的報紙話別,不滿報社成為媒體大亨魯珀特 默多克擴張媒體帝國的“犧牲品”;更多人買報收藏的同時,也對報社關停感到惋惜。
最近幾個月,《世界新聞報》每期發行量為260萬份左右。10日的最後一期,印刷量增至500萬份。
倫敦一處報攤的攤主珍妮 納泰拉説,最後一期《世界新聞報》的銷量不錯。另一處報攤的攤主阿布 侯賽因説,他報攤上所有的《世界新聞報》上午9時左右售罄,比平時早了不少。
《世界新聞報》1843年10月1日創刊,是英國最暢銷的周報之一。最後一期《世界新聞報》主要回顧這家報紙過去的獨家新聞和其他成功報道。不過,報紙第三版刊登整版社論,就報社竊聽電話醜聞向讀者道歉。
在不少英國人看來,一份有168年歷史的老報停刊令人遺憾,但《世界新聞報》必須為醜聞承擔責任。
名人成竊聽受害者
英國媒體7月11日曝出媒體大亨魯珀特 默多克旗下更多報紙涉嫌竊聽電話和盜取個人信息,包括一向以嚴肅報道著稱的《星期日泰晤士報》;而這次曝光的“受害者”是英國前首相戈登 布朗。
英國廣播公司、《衛報》、《獨立報》等媒體11日報道,布朗擔任財政大臣期間,《星期日泰晤士報》以他為“偵察”對象,嘗試竊聽他的語音信箱以及非法獲取他的私人醫療、財務和財産信息。
英國廣播公司説,這家媒體經過調查後發現,《星期日泰晤士報》為寫出布朗以“最低價格”購得一處公寓的頭條報道,涉嫌派人騙取布朗在阿比國民銀行的賬戶信息。
阿比國民銀行內部調查後發現,2000年1月,為《星期日泰晤士報》工作的人士6次冒充布朗致電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獲取賬戶信息。
銀行方面當時告知布朗的律師,這是一起“精心策劃的騙局”。
與因竊聽電話醜聞停刊的《世界新聞報》一樣,《星期日泰晤士報》屬於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媒體,但兩者辦報風格大相徑庭。前者是一家“小報”,後者屬於老牌嚴肅媒體。
按英國《衛報》的説法,布朗擔任財政大臣以及隨後出任首相期間,《太陽報》等默多克旗下媒體在10年時間內一直試圖獲得他的個人信息,從個人詳細情況到納稅文件,連他子女的醫療報告也不放過。
《衛報》評論,不少工黨成員是國際新聞公司旗下媒體所雇用私人調查人員的目標,布朗只是其中之一。不過,他被竊取的信息量多於其他大部分人。
布朗的一名發言人11日説,這名英國前首相和家人對默多克旗下媒體涉嫌使用“犯罪和不道德的手段”獲取他一家的私密信息感到“震驚”。
布朗的妻子薩拉 布朗在微博中説,遭竊取的是非常私密的信息,如果媒體報道屬實,會“非常令人傷心”。
美聯社評論,媒體的最新報道可能增加英國民眾對默多克媒體帝國的不信任感。
議會施加壓力
隨着竊聽門繼續發酵,英國議會向默多克新聞集團施加更多壓力。
反對黨工黨12日宣布,將要求議會支持一項提議,敦促默多克放棄收購天空電視台。默多克現擁有天空電視台39.1%的股份,打算斥資140億美元收購剩餘股份,以完全控股這家電視台。
提議沒有強制性,但可以向默多克施加更大壓力。工黨領袖埃德 米利班德説,希望向這名媒體大亨“傳達清晰的信息”。
“為了實現公正,最好的辦法就是確保刑事調查期間不達成任何交易,為此默多克應該放棄收購。”
默多克11日宣布,將把收購計劃提交有關機構審查。一些分析師認為,默多克這一做法意在放慢收購步伐,從而使反對聲音逐漸消退。
議會下院負責文化、傳媒和體育的委員會12日説,已經要求默多克和新聞集團兩名高管接受這一委員會問詢。
委員會成員、工黨議員湯姆 沃森説,問詢內容為竊聽醜聞。“我們將問他們一系列問題……要求他們19日來這裡。”
沃森認為,默多克和兩名高管可能拒絕接受詢問。被問及議會是否打算採取強制措施要求默多克等人接受問詢時,沃森説,採取強制措施程序冗長、繁雜,“我懷疑他們可能膽怯,不敢來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