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6月的低潮期,新基金髮行在7月有望逐步回暖。數據顯示,目前在發基金17隻(A、B類合併計算),比6月最後一週增加約一倍,還有不少基金也即將上架加入7月的發行大軍。此外,6月份申報新基金27隻,創新年內新高,為下階段的新基金髮行大戰埋下伏筆。但市場人士&&,儘管新基金髮行步伐重歸密集,但預計發行效果方面仍不樂觀。
偏股基金成主力品種
新基金髮行歷來要看銀行臉色行事。6月,銀行面臨年中考核,銀行攬存壓力驟升,基金銷售動能減弱,“迷你”基金和延期發行不在少數。基金公司也見機行事,紛紛避開6月年中時點。相關數據顯示,6月份最後一週,僅有2隻新基金進場發行,全部發行基金數僅為9隻。
不過,進入7月,伴隨銀行考核壓力的緩解,此前低迷的新基金髮行有望回暖。財匯數據顯示,目前在發基金17隻,其中7月以來上架的新基金有8隻。此外,記者獲悉,目前還有易方達資源股票、南方中國中小盤指數等多只基金將於7月上架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一改今年以來低風險産品佔據新基金髮行市場半邊天的場面,在目前發行的新基金中偏股型基金佔據大多數。數據顯示,目前在發的17隻新基金中,債券基金僅有2隻,保本基金1隻,QDII基金3隻,偏股型基金11隻。
另一方面,新基金申報熱情高漲。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6月份申報新基金27隻,相比5月份的17隻環比增長約60%,也創下今年以來月度申報數量新高。
“基金公司肯定是會積極發行新基金的,因為IPO對於規模增長還是有明顯的正效應,只不過會盡量避開6月底的特殊時點,隨着7月到來,估計下半年基金髮行市場還將延續混戰。”滬上一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在新基金髮行與申報熱情高漲的情況下,有業內人士預測,按照目前的審批和發行速度,全年成立的新基金數量有望達到200隻。
擠出效應料難緩解
6月份銀行渠道的不給力催生了一批小型基金,有約10隻基金首發規模在5億元以下,最小者不足3億元。進入7月,銀行攬存壓力有一定緩解,上架的基金也逐步增多,但預期發行效果仍不樂觀。
來自基金公司渠道方面的消息稱,市場起色不大,基金整體賺錢效應沒有體現,即使攬存高峰過後基金仍不好賣。“銀行攬存只是考核指標之一,還有中間業務收入等其他指標。就中間業務收入來説,賣基金和其他理財産品都是重要來源。但是,今年以來基金業績不佳,賺錢效應並未顯現,而銀行理財産品等的收益相對具有吸引力,所以,即使攬存壓力緩解,銀行在賣基金方面還是動力不足。但那種能保證穩定收益率的基金估計發行會容易一些,比如在上半年很好賣的分級債基A類。”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告訴記者。
而更為直接的體現是,儘管上周市場延續反彈,但投資者沒有看到持續的賺錢效應,基金市場人氣仍然不濟。根據中登公司數據,上周,基金開戶數僅為5.72萬戶,較前一週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