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稱北京擬降二手房交易服務費
2011-06-30   作者:張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作為房地産調控措施最為嚴厲的北京,據傳有關部門正在醞釀下調二手房交易服務費。昨日 (6月29日),記者從北京多家大型中介公司確認了上述消息,但具體的下調幅度、調整時間等目前尚未確定。
  據記者了解,去年下半年以來,下調二手房交易服務費的消息就已悄然傳開。傳言稱,總價在500萬元以下的二手房交易服務費標准將從現有的2.5%調整到2%。
    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北京多家中介公司負責人對此均&&反對。一位匿名從業者稱,服務費並不是推高房價的主因,在二手房交易中,政府收取的稅費要遠高於中介收取的服務費。
  昨日,記者致電該信息的決策部門北京市發改委,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對方的正式回復。
  根據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的數據,今年5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8067套,創近28個月的新低;而6月的二手房市場正面臨成交不足8000套的窘境。

  下調幅度或達兩成

  北京某中介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近期,北京市發改委向市住建委提交了一份徵求意見函,其中明確提到,擬降低二手房交易服務費。儘管具體調整幅度尚不明確,但此前有消息稱,500萬元以下的二手房交易服務費標準或將從現有的2.5%調整到2%,下調兩成。
  此後,北京市住建委委託北京市房地産中介行業協會,向北京各大中介公司進行調研,徵詢行業意見。昨日,北京多家中介機構向記者確認,近期協會曾就中介服務收費的問題進行過詢問。
  但由於反對聲音較大,市發改委尚未最終作出決定。據悉,6月29日下午,北京市發改委、住建委等部門已召集中介公司、行業協會等,繼續就該問題進行討論。
  對此,記者昨日致電北京市發改委、住建委進行諮詢,但並未得到正面回復。而一些中介機構卻向記者確認了此事。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曾就下調二手房交易服務費的問題徵詢意見。此後,中國房地産估價師與經紀人學會召集各中介公司進行研討,並就行業收費標準、利潤空間以及發展方向等問題作出一份書面報告,提交至發改委。發改委隨後便收回了這一意見。
  按照北京市現有的規定,房屋買賣代理收費按成交價格總額分檔累進計收。其中,500萬元以下的交易,收費標準為交易價格的2.5%;501萬~2000萬元的,按交易價格的2%收費。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當前中介行業管理松散、亂象頻出,北京下調二手房交易服務費的目的或在於通過壓縮利潤,將一些經營不規範的小型中介逐出市場。另一種説法則是,降低二手房交易服務費是為了刺激二手房交易。

  行業普遍持反對意見

  對於下調服務費的説法,行業人士則持另一種意見。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當前北京二手房成交大幅縮水,不少中介公司正處在盈虧邊緣,此時下調服務費,勢必導致不少中介公司關門大吉。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創近28個月的新低,6月的二手房成交正面臨進一步走低的窘境。今年以來,北京知名中介鑫尊地産關閉50家門店,約佔其總門店數的20%。
  該人士&&,若服務費大幅下調,將給正處在上升期的房産經紀行業帶來“災難性問題”。即便是經營狀況較好的大型中介,也有可能選擇退出市場,二手房市場則可能退回到此前缺乏統一標準、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局面。
  據悉,當前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可與新房市場分庭抗禮,甚至一度超過新房成交。年初,住建部、發改委、人社部三部委聯合&&首部規範行業的《房地産經紀管理辦法》,對中介行業秩序進一步規範。
  鏈家地産副總裁林倩向記者&&,台灣地區的二手房交易服務費可達6%,相比之下,北京2.5%的二手房交易服務費標準並不高。她坦承,房地産經紀行業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絕不是體現在二手房交易服務費上。
  上述匿名業內人士還&&,二手房交易服務費並不是推高交易價格的因素,下調服務費既無法降低價格,又難以刺激交易。據了解,當前北京二手房交易的總稅費相當於交易額的10%以上。其中除中介收取的2.5%服務費外,還包括5.5%的營業稅,1.5%的契稅 (非普通住宅為3%),以及1%的印花稅。這也意味着,政府在二手房交易中收取了至少8%的稅費,遠高於中介服務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滬部分區域一二手房價格倒挂 2011-06-30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創29個月新低 2011-06-28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創29個月新低 2011-06-28
北京二手房均價同比跌4.5% 2011-06-22
深二手房估價新規將引樓市衝擊波 2011-06-1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