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電視鑒寶節目可別當真
2011-06-28   作者: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字號

    鑒寶收藏熱“高燒不退”,此類節目也橫霸熒屏火爆多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現狀與對策研究》(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日前完成,相關部門指出“鑒寶”類節目無權對出土文物進行估價和鑒定,出具的相關證明不具有效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熒屏的鑒寶收藏類節目不下20檔。此類節目的“扎堆”引起不少質疑,主持人趙忠祥感慨地説:“這只是一個節目,不要把虛擬當作真實。”華東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係教授李同興也認為,只能把目前熒屏上的鑒寶收藏類節目當娛樂節目來看,“不能作為擴展文化知識的途徑”。
    鑒寶專家引來批評,不得不提到央視《鑒寶》中由專家鑒定為真品的吳作人《牧牛圖》,這件作品後經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法人代表、吳作人先生的女婿商玉生鑒定為偽作,引起一片譁然。更有讀者透露,自己曾經把一個寶貝交由某電視鑒寶專家來鑒別,對方斬釘截鐵地説是假的。但後來該讀者又把寶貝給了在故宮博物院工作的專家鑒別,卻被認定為是真的。
    作為資深收藏家的主持人趙忠祥説:“現在上電視的鑒寶專家大部分都是我的朋友,他們的身份確實是具備資格的,但權威性就見仁見智了。”鑒寶節目的“小盛不衰”,必定有其看得見摸得着的利益。記者了解到,行內一個小有名氣的鑒寶專家參加商業鑒寶的出場費高達一萬元以上,機票食宿還都要“五星標準”伺候。而上電視節目鑒寶,每場收入也不可小覷,少則兩千,高至五六千不等。
    上海紀實頻道某文化類節目的資深編導周雯華也向記者透露,若該專家在上其他節目時很能“説”,産生很好的反響,則其之後上節目的出場費上萬也是有可能的。周雯華還&&,此類節目一集的製作成本並不高,頂多兩三萬,但賺取的利潤是巨大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故宮、國博專家走進宜興為民鑒寶 2010-08-20
鑒寶:史前石雕最為古樸 2010-08-16
陜西鑒寶活動:市民藏品約八成是贗品 2009-05-22
透視“電視鑒寶”節目背後的玄機 2008-09-22
“專家鑒寶”真假都該給個説法 2007-07-0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