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有一款挂鉤歐元的外匯理財産品到期,一分錢都沒有賺到。”最近記者的一個朋友向記者抱怨。確實,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預期下,很多挂鉤外匯的銀行理財産品特別是挂鉤美元和歐元的産品,都只有微薄收益,甚至零收益。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説,如何進行外匯理財呢?有理財師&&,持有大額外匯且常規用匯需求較大的投資者還是應該選擇進行一些外匯投資。
上海一家第三方機構理財分析師&&,最近不少銀行客戶經理都接到客戶的投訴電話,抱怨收益差。確實,有統計顯示,近期到期挂鉤美元和歐元的外匯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較差,這可能主要還是受累於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升級。然而,除了上述風險之外,如果投資者在購買外匯理財産品之前,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準備,虧損風險可能會大大降低。
首先,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使用期限來確定投資品種。目前發行的外匯理財産品一般分為固定收益類産品和浮動收益類産品,投資固定收益類産品相對省心,比較適合風險厭惡型並且對金融市場了解不多的投資者,因為這類産品一般可以保證原貨幣的本金和利息不受損失。而浮動收益類産品則不保障收益,風險和收益往往成正比,這類産品比較適合對金融市場有一定了解、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其次,要看匯率風險。目前有不少外匯理財産品是跨幣種産品,銀行在運作過程中,會存在不同幣種的兌換問題,這就會涉及到匯兌時間錯配引發的匯率風險,投資者應提高警惕。
第三,要看清外匯産品挂鉤的標的。挂鉤標的是影響外匯理財産品收益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銀行發行的外匯理財産品中,挂鉤標的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挂鉤匯率,有的挂鉤股票、基金,也有的挂鉤指數或者商品等,如果投資者在購買外匯理財産品之前沒有研究,一旦對挂鉤標的判斷失誤,可能會導致投資顆粒無收甚至虧損。
第四,要看清贖回條款。從目前已經發行的外匯理財産品來看,贖回條件設計各不相同,有些外匯理財産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些外匯理財産品同意投資者提前贖回,但是需要支付高額贖回費用,還有些産品由於有保本條款,與保本基金類似,只有存滿保本期,才能保本,如果投資者提前贖回就無法享受保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