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動能不足 農産品“夏乏”
2011-06-24   作者:記者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美聯儲議息會議沒有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太好的消息。北京時間23日,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到6月底會按時結束,並調低了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目前空頭氛圍較重,不利於包括農産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事實上,由於炒作題材不足、利空消息較多,近期國內早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大宗農産品期價表現偏弱,上漲乏力。

  早稻:天氣炒作難再起

  據了解,今年早稻生長持續遭遇天氣災害,1至5月下旬南方稻區受旱嚴重,局部地區秧苗無法移栽。自6月初開始,南方又出現強降雨,在有效緩解旱情的同時又造成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
  反映到早稻期貨市場上,天氣成為重要的炒作題材。5月底,早稻期價創下歷史紀錄新高,隨後從高位大幅下挫,本週開始期價又逐漸反彈。
  分析人士認為,距離早稻收割已不到一個月時間,如果出現大的洪澇災害,將對早稻産量産生較大影響。目前,關於早稻是否減産的判斷,市場眾説紛紜。
  根據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秈稻考察團在主産區的實地調查,稻區農業部門對準確預估今年稻穀總産量並沒有很大把握,主要原因是各地稻穀長勢和稻穀生長環境差異較大,部分點面的好壞並不具備代表性。同時各地正在開展秋季作物補種以及中晚稻移栽工作,稻穀具體種植情況仍存變數。
  從全球稻米市場來看,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預計2011/2012年全球大米産量將比上年增長1%,主産國越南、泰國稻米豐産,令國際米價上漲承受壓力。自6月中旬起,CBOT稻穀期貨連日下跌,跌幅達到6%。
  中糧期貨農産品分析師佟遠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6月中下旬到7月初是炒作的時間窗口,主要因為這段時間是早稻單産形成的敏感期。但水災的影響不會像旱災那麼大,價格很難達到前期高點。
  從期現價差來看,寶城期貨分析稱,早秈稻主力合約1109價格較現貨升水將近300元/噸,處於歷史較高位,期貨價格後市繼續向上炒作空間有限。

  小麥:弱勢震蕩將延續

  相比於早秈稻,小麥在2月份因為華北乾旱被炒作一段時間後,由於後期天氣情況良好,期價並沒有大幅上漲的動力,更多時候是在早秈稻的帶動下跟漲,行情有些不溫不火。
  國內市場,農業部最新信息顯示夏糧增産已成定局,冬小麥將實現八連增,這對小麥期價的上漲形成壓制。國際市場上,由於收割進度加快,美國小麥期貨本週創下6個半月的新低。
  “小麥分化比較厲害,普麥的供應比較充裕,但優質麥尤其是達到交割等級的優質麥的比重在下降。”佟遠明説,優質麥收購價格快速上漲,剛開秤沒多久就漲了100多元/噸。
  據了解,新麥上市高開高走,由於小麥玉米價格倒挂,一些飼料企業開始採購小麥替代玉米。佟遠明認為,飼料企業玉米改小麥是支撐普麥價格的重要因素,現在飼料中添加小麥的比例較高,對小麥價格將産生較大的帶動作用。
  有分析認為,目前小麥市場整體氛圍有所好轉,但壓力仍大,強麥期價料將維持弱勢震蕩格局。

  玉米:資金缺乏做多熱情

  因缺乏利好消息刺激,本週玉米弱勢震蕩的局面仍無改善,資金做多熱情不足,出現資金離場跡象。
  “玉米透支了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牛市行情,現在期價相對較弱。”南華期貨北方研發中心分析師何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玉米市場利空的因素偏多。一方面國家&&了限制玉米深加工的政策,另一方面東北玉米産區的種植面積基本確定,面積增長20%左右,華北地區農民種植玉米的意向也在增加。
  有分析認為,玉米市場受政策的影響較大,1月份就是因為國儲收購才一下子拉漲了玉米價格。當前玉米市場“政策市”的影子仍較為明顯,國家政策對於玉米的調控未有松動跡象。
  弘業期貨認為,在國內貨幣政策偏緊的環境下,由於市場對未來新作增産預期加重、下游深加工開工不足及飼料需求逐漸轉淡,中短期內連玉米或將繼續弱勢調整。由於增産預期所帶來的賣盤壓力是否會轉變為實際壓力目前還難以確定,因而後期玉米走勢仍需天氣指引。
  技術上,上海中期分析稱,大連玉米主力1201合約期價在2365支撐依然有效的情況下,短期期價可能會維持在2365至2385區間運行。

  大豆:暫時難有大行情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大豆總進口量下滑1%。
  廣發期貨分析師李盼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由於限價政策,國內油企利潤甚至出現虧損,企業進口大豆的動力不足,進口需求被推遲。目前國內港口大豆庫存達到500至700萬噸,處於非常高的水平。
  李盼認為,由於國內通脹水平比較高、前期大豆拋售、植物油定價銷售、食用油限價令延期,大豆大幅上漲的動能不足,暫時不會出現大行情,將會維持震蕩走勢。
  大商所組織的考察匯報顯示,國産大豆種植面積下降30%以上。李盼認為,國內種植面積下降的影響還有待評估,大豆市場總體來説還是要看外盤。目前市場比較關注6月30日美國公布的大豆種植面積報告,按照前期的天氣情況,面積有下調的傾向,會有一定的利多,但價格上升的空間有限。
  從外盤來看,美豆期價進入6月份後大幅下跌,本週雖然有所反彈但仍承受較大壓力。技術上,有分析認為,美豆在今年2月份達到1455美分以來,形成了持續三個月的高位寬幅震蕩,5月中旬後震蕩幅度逐步收斂,目前美豆位於1320至1420美分一帶震蕩,正尋求中級趨勢的運行方向。
  李盼認為,最近天氣轉好,美國大豆種植速度提升,天氣炒作暫會消停,但到了8月份的生長關鍵時期,天氣炒作又可能會重新抬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世行:發展中國家可對衝農産品價格風險 2011-06-23
天氣影響漸增 農産品炒作或反彈 2011-06-21
旱澇急轉攪動農産品價格 部分菜價漲三成 2011-06-21
農産品將震蕩向上 工業品衝高回落 2011-06-17
工業品農産品冷熱不均 短期分化走勢或持續 2011-06-14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