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儲背後:短期理財産品也有陷阱
2011-06-15   作者:  來源:中國時刻網
 
【字號
    今年上半年,樓市遭受政策打壓,股市低迷不振,現在CPI又居高不下,投資者要想跑贏物價還真不容易。眼下,央行銀根緊縮,各大商業銀行的攬儲任務也逐步加大,一些風格穩健的銀行理財産品大受投資者歡迎。
  昨日剛剛公布的5月CPI同比增速為5.5%,而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息為3.25%,市民王女士説,這種利差倒挂的現象,令她擔憂個人資産存在銀行將面臨縮水,如果是長期産品,又擔心跟不上加息的腳步。
  實際收益率5.5%、6.0%、6.3%……各家銀行不斷拋出誘人的收益率“餡餅”,吸引投資者的關注。業內人士提醒市民,不要以為年化收益率就是實際收益,就拿一款10天的年化收益率為2.5%的理財産品來説,購買十萬元的話,10天的利息只有68.49元,並不是2500元。
  實際上,在銀行熱衷推出各式短期理財産品的背後,是他們急於吸引資金的熱切渴望。因為各商業銀行在存款準備金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存貸比受到嚴重影響,存款缺口等着填補。而銀監會又禁止商業銀行高息來吸引儲戶,因此各銀行只能另辟蹊徑,通過理財産品吸收儲蓄。
  專家&&,這些理財産品往往需要提前募集,所以投資者存入資金與資金開始計算利息中間,還有幾天的時差,而産品到期後,又不一定會馬上將存款轉走,因此銀行可利用時間差來增加存款餘額,進而放貸賺取利差。經濟生活報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銀行攬儲開高年息 8年後討息被駁 2011-06-14
銀行攬儲壓力大 理財産品猛發行 2011-05-31
銀行發高息理財産品變相攬儲 2011-05-31
銀行猛發理財産品再掀攬儲戰 2011-05-30
銀行攬儲壓力大 銀保産品受擠壓 2011-05-2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