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前五個月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共發售産品7085款,基本已實現2010年全年發售量的72%。據估計,2011年前五個月通過銀行理財産品市場進行的信貸投放規模已超過5萬億人民幣。歷經六年的發展,銀行理財産品這個“人造美女”看起來很美,離一統財富管理天下的目標越來越近。 首先,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售數量和募資規模遠超其他同類産品的總和。其次,銀行理財市場基本具備其他産品的相關功能,如開放式銀行理財産品具備證券投資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功能。再次,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已建立了多層次的風險收益水平産品線並對其他産品市場進行了覆蓋。最後,國內以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機構格局給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發展帶來了天然優勢。 然而,“人造美女”畢竟不是“天然形成”,存在着法律關係不清、統計監測體系不完善、監管機制和銷售機制缺失、交易平台和二級市場缺失、投資者保護機制和評級評價制度缺失等諸多問題。財富管理市場無“摩爾定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要想一統天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要做好如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厘清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法律關係。首先是要確定銀行理財産品的法律定位,歸屬《物權法》或《擔保法》的何種質押品種或進行重新界定,以促進銀行理財産品的質押融資和二級市場交易發展;其次是要確定銀行理財産品的法律屬性,即是債權債務關係還是信託關係抑或是其他關係。 第二,建立健全統計監測體系。有三件事情需要處理:一是監管權的統一,應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中的一家機構來行使數據的徵集權利;二是指標的界定,發行主體需要上報的具體指標,如投資方向、支付條款、收益類型和平盤模式等相關指標;三是口徑的統一,如對産品的收益類型而言,為更好地描述産品的風險收益水平,可將其分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保息浮動收益型等三種主要類型。 第三,建立發行主體資金募集、資金管理和資金清算的三權分立制度。有別於國內較為成熟的證券投資基金市場,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售機構商業銀行集産品的資金募集、資金管理和資金清算三權於一身,潛在兩個方面的主要問題:一是降低了産品的信息透明,當前市場中熱銷的組合管理類産品便是適例;二是滋生道德風險,形成産品説明書投向與實際投向脫節的“兩張皮”現象。 第四,分類監管和分級銷售制度的建立。結合商業銀行過往發售産品的風險水平、收益水平和流動性信息確定商業銀行新發産品的風險收益水平和流動性指標,避免發行主體資産管理能力與産品風險收益水平的錯配。 第五,一行三會一委一局的協調配合監管。銀行理財産品中投資方向已涉及保險産品、證券投資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和私募股權投資等諸多領域,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和陽光私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為適應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監管需求,可考慮構建一行三會一委一局的協調配合機制,如金融産品服務機構的設立等。 第六,統一交易平台和二級市場的建立。統一交易平台建立有利於豐富投資者的選擇範圍,避免發行主體僅發售本行産品的排他性銷售策略。二級市場的建立可起到增加理財産品市場的流動性和形成理財産品的價格發現機制的兩個主要作用。 第七,投資者保護機制的設立。設立投資者保護協會,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案件受理提供服務。建立投資者保護基金,防範“影子銀行”陰影下的系統性風險,並對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虧損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第八,盡快建立第三方評級/評價機制,以為市場提供揭示、分析、比較各種類型産品、各種理財機構信息的準公共品服務。監管機構具有信息徵集優勢和市場公信力,第三方評級/評價機構具備完備詳實的評級/評價體系和全市場範圍內的專業研究視角,發揮二者的比較優勢並建立他們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