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板年內推出已明朗化
專家:B股市場已基本失去融資功能,越早關閉越好
2011-06-13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
 
【字號

    雖然質疑聲不斷,但隨着近期監管層的頻頻表態,國際板在年內推出的預期正在明朗化。然而,由於業界普遍認為B股市場已基本喪失融資功能,且監管層面迄今為止始終仍未有關於B股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的任何解決方案的討論和&&,B股未來的命運越來越顯得飄忽不定。

  國際板推出信號被頻頻釋放

  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建軍5月17日&&,一年來,證監會在規則論證和起草、技術準備及監管安排方面取得非常大的進展。總的來看,推出國際板的條件快要成熟了。數日後,5月20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也在2011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目前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這進一步釋放了國際板推出在即的信號。
  6月6日,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推出國際板所需的四大條件已經基本準備到位”。此外,據報道,6月8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副司長連啟華稱,從證監會安排看,國際板推出工作已醞釀一段時間,今年會考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擇機推出。“(國際板)目前看來是擋不住了,今年年內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上周末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關於國際板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在國際板年內推出日漸明朗的同時,B股境地卻越發尷尬,未來的命運也越發顯得搖擺不定。
  B股成立於1992年,B股的發行對象原本是境外人士,上證B股以美元計價,深證B股以港幣計價,原本並不對境內居民開放。2001年2月,B股正式對國內投資者開放。然而截至上周末,上證B股收報於249.91點,盤中一度大跌至238.89點,而就在2001年的6月1日,上證B股盤中攀上了241.61點的高峰,也就是説,10年來,B股毫無寸進,可謂“十年一夢”。
  WIND統計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週中(6月6日-6月12日),上證B股在短短的四個交易日內暴跌12.77%,深證B股則大跌6.99%。而今年以來,上證B股的整體跌幅已經達到了17.89%,深證B股的跌幅已經達到了15.69%。市場普遍認為,國際板推出傳言為B股暴跌主因。由於B股市場是用美元、港幣作為結算單位的,具有不方便、成本高的特點,容易在國際板上市之後,造成B股投資者的擠出效應。
  實際上,近期以來,每當國際板傳言出現,B股暴跌已經成為了慣例。在上述發改委官員言論傳出後,6月9日,上證B股大跌7.90%,數十隻個股跌停。一位券商業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0年,市場原先預期A股和B股將採取合併的形式來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考慮到A股股價普遍高於B股的現實,B股是存在價值洼地的,但是今年以來,國際板的“喊話”越來越頻繁,但B股的合併卻沒有任何消息,市場普遍擔心,國際板推出後,B股將被邊緣化。

  B股邊緣化成專家一致看法

  “目前B股合計市值在1800多億人民幣,B股對A股的折價率在50%左右且2001年B股對內地投資者放開後10年來折價率一直維持在50%左右;因此,B股的回落並非B股估值的高位、而是政策緊縮累積效應下B股資金恐慌性拋售的效應,同時由於B股本身市值的有限、股票流動性較差,因而極易形成一致性暴跌現象。”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
  “B股的問題目前看來已經基本擱置了。”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B股的最終解決途徑還是要和A股合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監管層)還是傾向於未來境內投資港股等開放後一併解決。
  “B股市場是中國股市的一個‘怪胎’,應當儘早關閉。”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證券市場都不存在以兩種貨幣作為計價標準的情形,中國的B股市場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為了籌措外匯資金的特殊手段,而現在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萬億美元,B股市場也已經基本失去了融資功能,越早關閉越好。“時間拖得越久,越麻煩。”他説。
  董登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目前的106家B股上市公司中,有85家是“A+B”的形式,1家為“A+B+H”,另有20家則為純B股。他建議,對於“A+B”形式的85家,應當採取由上市公司大股東回購B股,同時在A股市場同步進行定向增發,增發後將B股予以登出。對於20家純B股的上市公司,則應分情況與其處理:對於業績較好的,應當對其先進行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後,符合條件的,可在A股市場進行IPO;對於那些業績較差的,則應在其私有化之後進行兼併重組,重組後符合條件的可在A股市場進行IPO,不符合條件的則應讓其退出資本市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國際板制度建設需重“質” 2011-06-11
香港股市算不算中國的“國際板”? 2011-06-11
A股大跌:“國際板”惹的禍? 2011-06-10
A股國際板推出漸近 2011-06-09
屠光紹:國際板所有條件已準備到位 2011-06-0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