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少僧多 基金一對多發行陷窘境
2011-06-08   作者:余子君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基金專戶一對多業務開閘已近2年,部分投資業績較好的基金公司專戶一對多業務發展迅速,規模節節攀升。有基金公司人士&&,經過了近2年的輪番碾壓,部分銀行的高凈值客戶已經開發殆盡,基金專戶一對多銷售越來越難。
    “由於第一輪發的專戶一對多産品業績不錯,我們公司的專戶一對多業務發展較好,現在專戶業務的規模已經超過公募業務的一半。但是由於專戶一對多業務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各大銀行私人業務部的高凈值客戶,而經過基金公司近2年的輪番碾壓後,部分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高凈值客戶已經挖掘得差不多,如果投資業績不是特別好,即使是嫡系基金公司,銀行也不給面子。”深圳一家銀行係基金公司人士&&。
    事實上,除了銀行的高凈值客戶有限之外,很多基金公司由於首批一對多産品業績太差,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虧損,嚴重打擊客戶的投資積極性。深圳另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我們公司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沒有發行專戶一對多産品了,主要是由於首批産品發行時正值去年股市的高點,成立以後市場就出現大跌,而後期投資節奏也沒有把握好,導致産品業績很差,現在不僅銀行不願與我們合作,客戶也經常打電話質問,並&&要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專戶一對多業務在開閘之初,首批基金專戶一對多産品確實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不少專戶一對多産品一日售罄,甚至有的産品還出現“秒殺”的火爆情況。基金業內人士&&,隨着基金專戶一對多産品的陸續發行,當初的稀缺性已經沒有了,專戶一對多發行市場化也是必然的,投資業績好、公司品牌好或者渠道關係好的基金公司自然會脫穎而出。而投資業績差的基金公司出現無法完成募集的情況也很正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基金暫停打新不如謹慎報價 2011-06-08
主題基金深陷“易發難做”怪圈 2011-06-08
“清盤”險情升級 6基金險象環生 2011-06-08
39偏股型基金凈值不到7角錢 2011-06-07
半數基金破面值 光大中小盤倒數第一 2011-06-0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