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美元終於反敗為勝。伴隨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疑慮重重,美元在5月份的表現跑贏股票、大宗商品和債券等資産,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奪魁。 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貿易貨幣的美元指數在5月份大漲2.2%。作為對比,美銀美林全球活躍市場債券指數覆蓋的各種債券的報酬率僅略高於1%;追蹤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上個月則大跌2.45%;衡量24種大宗商品的標準普爾GSCI完全回報指數重挫6.89%,這是該指數去年8月份以來首次下跌,同時還創出2010年5月份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儘管5月份美元表現好到令市場“大跌眼鏡”,但包括花旗在內的大行依然不看好美元未來的走勢,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美國國會兩黨依然在提高舉債上限的問題上爭論不休。 有海外媒體分析認為,美元這波漲勢的主要助推因素是:市場擔憂希臘最終或被迫走向重組進而拋售歐元,並轉投美元。其二,隨着美國量化寬鬆政策行將結束,美聯儲也將停止為買進美國國債而大開印鈔機。其三,美國經濟數據欠佳推升了對相對安全的固定收益資産的需求,並使股票、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産的吸引力降低。 “推升美元的主因還是歐元區債務危機,”日內瓦網上外匯經紀商Swissquote銀行的首席貨幣分析師梅奎斯特賴克&&,“我們仍看空美元,美聯儲在2012年中之前不會升息。” 花旗集團駐紐約的外匯策略部門主管英格蘭德周二在一份報告中&&,美國若突破舉債上限,美元受到的衝擊可能更甚於美國國債,因為持有國債的國際投資者可能比美國國內投資者更懼怕美元長期貶值的風險。 周三亞洲交易時段,追蹤美元兌美國六個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的美元指數跌至74.41,為5月11日以來最低。 在美元強勁反彈的刺激下,大宗商品在5月普遍表現疲弱。其中,白銀領跌,跌幅高達21%,國際原油價格也下跌近10%。一位市場人士&&,5月份的下跌歸因於市場普遍的避險行為,而這種行為則源於人們對歐洲債務危機、通脹形勢以及美國經濟數據的擔憂。但海外媒體分析認為,美元下跌通常會增加投資者對原油等以美元計價大宗商品的需求。根據湯森路透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宗商品5月份的大幅修正並未驚擾英國基金經理人,他們依然維持對原材料投資倉位,並認為商品長期向上趨勢將持續。該項對基金經理人資産配置所作的月度調查顯示,包括大宗商品在內的另類投資在全球投資組合配置中變動不大,比重僅下降0.6個百分點至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