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鑽石投資中的5大誤區
2011-06-01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對於時下火熱的鑽石投資,一定要保持冷思考,小心跌進鑽石投資誤區!現在就讓我們為你答疑解惑,破解鑽石投資中的5大誤區。

  誤區一:1克拉以上鑽石都有投資價值

  正解:以前有不少説法兒,“50分兒以上就具備投資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對於鑽石大小,人們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具備投資價值的鑽石遠遠不止克拉數這一個評定標準。誠然,物以稀為貴,但是鑽石的分級有着嚴格的體系,越是稀有的鑽石越要有着嚴格的技術標準,也就是我們消費者所認識的4C,但是還遠遠不夠。例如切工,很多消費者在諮詢購買時,一些商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忽悠消費者,他們常以3EX切工提高售價並強調是鑽石切工裏級別最高的。王宏生作為資深珠寶顧問希望提醒消費者,即使是GIA證書也要仔細地去看,3EX切工也只是GIA對於切工的3個基礎指標的初步評價,包括:拋光、打磨、對稱。

  誤區二:鑽石在南非買最划算

  正解: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可以用在這裡,“英雄不問出處,鑽石不問産地”。雖然全世界鑽石的最大産地是南非,但買鑽石並不是在南非最便宜,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鑽石切割與加工的國家,比利時安特衛普才是成品裸鑽最大的交易市場,也就是説全球出産的鑽石有90%以上要送到比利時加工,才能運往全球各地銷售。有人會問,那麼是不是在安特衛普買鑽石最便宜呢?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鑽石是作為原料進口的,當前鑽石進口到中國是零關稅,因此,在中國買裸鑽和到比利時買鑽石差別並不大,只多了一個附加的運輸費而已。

  誤區三:花形鑽石比圓鑽升值空間大

  正解:很多投資者認為,花形鑽石價格升值空間會比一般圓形鑽石大。其實不然,除非國外那種非常細緻雕刻的花形鑽石,比如把鑽石雕刻成人面之類的高工藝花形鑽石,確實投資價值大,但從數據上來看,心形、方形等花形鑽石的升值空間低於圓形鑽石。

  誤區四:鑽石變現困難

  正解:一般人認為,雖然鑽石價值高、容易攜帶,升值前景也好,但變現困難,其實這是個誤區。在國外,鑽石可以在銀行方便地抵押獲得貸款,美國還有專門的鑽石銀行。在國內,隨着鑽石投資市場的日益成熟,不少鑽石銷售商自發設置了一些回購渠道,或是通過拍賣會、典當等其他方式也可以變現。

  誤區五:鑽石越大越值錢

  正解:有一種對鑽石的誤讀就是鑽石越大越值錢,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大鑽石肯定比碎鑽值錢,但是這種值錢的大鑽一定要清澈、沒有瑕疵,並且4C等級高。否則,很可能就會出現1克拉的售價低於50分的極品鑽。

  鑽石為何如此“瘋狂”?

  你還在天真地認為買鑽石的都是女人嗎?那你可錯了,相比較傳統的女性買鑽人群,男性鑽石投資客越來越多。這樣逐漸龐大的鑽石消費市場絕對是讓鑽石變身“瘋狂石頭”的最大原因,再有就是鑽石作為不可再生的礦産資源,也是越挖越少,這種物以稀為貴的理念,也導致了鑽石的“變身”。

  為什麼要投資鑽石?

  首先,全世界鑽石産量稀缺——物以稀為貴,“賣一顆,少一顆”。其次,鑽石的抗通貨膨脹能力強,且價格波動不易受政冶、經濟格局影響。同時,鑽石的供應仍處於相對壟斷行業,因此價格穩定,波動小,投資風險也相對較小。鑽石品質具有國際4C標準,易於鑒別,不易造假。鑽石極易攜帶,出境不受限制,而且在高級別社交場合,佩戴鑽石飾品比例遠高於黃金飾品。

  哪去挑投資鑽?

  了解了鑽石投資的誤區,掌握了專業人士的建議,OK,該是行動出手的時候了,現在,我們就為你推薦北京城裏能淘到具備投資價值裸鑽的地方。目前,在北京市場主要有3個渠道可以購買到具有投資價值的鑽石。你一定要記仔細。
  1。傳統的商場珠寶區的珠寶品牌。但相對來説渠道的運營成本會增加商品零售的價格,加價率最低為1.5倍。
  2。以鑽石為主的專營賣場,或是珠寶專營商場中具有專門鑽石銷售區的品牌。例如菜百首飾、每克拉美、全城熱戀等。
  3。電子商務渠道也是目前消費者可以挑選裸鑽的首選地。主要有鑽石小鳥等品牌。他們的貨品售價更具性價比。
  此外,無論在哪種渠道購買都必須對鑽石的基本資料做相應的了解,以免走進商家精心編織的“銷售陷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銀行與恒信鑽石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1-05-19
Tiffany新品鑽石之花戒指 2011-05-19
鑽石消費新熱潮(下) 2011-05-17
鑽石消費新熱潮(上) 2011-05-16
價值5000英鎊奢華鑽石餐具 2011-05-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