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指數基金髮展加速。據財匯數據統計,截至5月23日,今年以來新成立指數基金達17隻(包含聯接基金、不包含QDII),目前在髮指數基金9隻。專業人士認為,細分行業主題基金、基本面指數基金是今年指基在創新上的重要特色,而市場盛傳ETF或將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這也激發了ETF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
指基或迎來大發展
財匯數據顯示,目前正在發行的指數基金及其聯接基金有9隻,分別為金鷹中證技術領先指數、博時深證基本面200ETF及其聯接基金、廣發中小板300ETF及其聯接基金、泰信中證200指數、招商深證TMT50ETF及其聯接基金、中銀上證國企100ETF。
事實上,經過兩年的發展,目前國內指數基金已達到104隻。而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還有建信深證基本面60指數基金、國泰中小板300成長ETF、鵬華深證民營指數基金等約23隻指基排隊待批。
分析人士認為,2011年初基金審批通道進一步放開,指數基金可單獨報批,這為指數基金今年的大發展打開閘門。
此外,市場盛傳ETF或將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這也使ETF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進一步增加。華安上證180ETF基金經理指出,“當前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僅限於上證50與深成指成份股共90支股票,如果ETF被納入標的範圍,會顯著擴大投資者的投資選擇範圍。而且ETF的交易特點與股票類似,投資者更容易接納。如傳言成真,那麼國內ETF的投資模式與規模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不過,在市場低迷之下,指數基金的發行效果並不理想,今年以來指數基金平均成立規模約為12億左右,有7隻指數基金和聯接基金首發規模不足5億元。
細分行業主題指基走熱
在傳統指數基金中,跟蹤標的多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上證180等為主。隨着指數基金的發展,跟蹤標的也越來越豐富。而今年以來,多只細分行業的主題指數産品紛紛涌現。
“細分行業主題基金層出不窮是今年指數基金髮行的一大特色。”有業內人士&&,“比如像東吳新興産業指數基金、國泰上證180金融行業ETF、長信中證央企100指數基金,以及現在正在發行的招商深證TMT50ETF,等等。”
以招商深證TMT50ETF為例,通過跟蹤深證TMT50指數,專注於發掘信息技術、傳媒和電信板塊的投資機會。又如東吳中證新興産業指數基金,以中證800指數為樣本空間,選擇其中總市值最大的100家新興産業公司按照等權重方式加權計算編制,跟蹤反映新興産業類股票整體表現。
此外,除了行業主題指數基金,今年基本面指數基金也應運而生,例如嘉實基本面50指數基金、博時深證基本面200ETF等。
“與傳統指基被動跟蹤標的指數不同,基本面指數基金會根據對上市公司銷量、利潤、凈資産、分紅等因素的判斷,更加主動決定成份股選擇和成份股權重。”阿爾法基金研究中心莊正指出。
“事實上,海外成熟市場指數基金被分為傳統市值指數基金、基本面指數基金和主題類指數基金等。基本面指數基金和主題類指數基金在近年的收益均超越了傳統市值指數。”莊正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