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股份制銀行正在預約發售一款10萬元起步的高收益理財産品,年收益率為6.6%。杭州的周女士聽到消息後趕去該行諮詢,結果被告知此産品只面向高端客戶發售,並非人人都能買。
記者了解到,最近銀行發售的高收益理財産品幾乎都設了百萬元的資金門檻。這類産品大多低調發售,但每每遭遇“秒殺”。杭州某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我們最近推的一些信託類理財産品,基本上都是兩三分鐘就賣光,有一些還必須提前預約,沒有預約根本買不到。”
高收益理財産品只面向高端客戶
“我手上正好有筆10萬元的閒錢,一直找不到好的理財産品。”周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她發現銀行賣的理財産品期限很短,收益也不高。如某家銀行5月上旬發了10多款理財産品,除了一個産品是5萬元起步外,其餘都是10萬元起步,期限從3天到90天不等,但最高的年化收益率也只有4.15%,最低的是3.1%。
昨天,周女士聽説某股份制銀行正在預約發售一款10萬元起步的理財産品,投資期限1年,預期年收益率6.6%。她馬上趕到那家銀行諮詢辦理,結果大堂經理告訴她,這款産品是面向高端客戶發售的,如果周女士要買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中的一個:有100萬元的存款或者能提供近幾年20萬元的年收入證明。
該銀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最近正在預約的這款産品是證券結構化的信託産品,而監管部門對信託類産品的銷售有過明確的規定,銀行也是根據這個規定來確定投資門檻。記者了解到,2007年3月開始實施的《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中明確,信託計劃委託人必須是“合格投資者”。根據規定,合格的個人投資者應當符合三項條件之一:個人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收入證明;在認購信託計劃時,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産總計超過100萬元,且能提供財産證明;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
由於上述規定,眼下銀行發售的信託類理財産品絕大部分均要求100萬元起購,即使有少數起步門檻定得低的,也會要求客戶提供相關證明。
高門檻理財産品頻遭“秒殺”
前不久,杭州某股份制銀行面向高端客戶推出一款300萬元起步的房地産信託産品,三分鐘不到就被一搶而空。“我們面向高端客戶的産品一般以信託類産品和私募股權投資類為主,前者至少100萬元起步,後者起步門檻更高,一般要500萬元到1000萬元的資金才能參與。”該銀行的理財師説,儘管門檻很高,還是屢遭搶購,尤其是信託類産品大多要提前預約。
業內人士分析,高門檻理財産品頻遭“秒殺”的原因是,現在的投資渠道太少了。樓市遭遇調控後,從樓市被擠出的資金需要合適的去處,今年的股市也缺乏吸引力,很多手上有閒錢的人需要一個風險相對可控收益又較高的理財渠道,而年化收益在7%-10%的信託類理財産品,成為很多投資者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