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霸七熊僅擒一牛基金慘遭滑鐵盧
2011-05-18   作者:曠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近一個半月來,基金抱團遭遇滑鐵盧。
  3月末以來,滬深300指數跌幅近3%,A股前十大漲幅中,氯鹼化工以近九成漲幅居榜首,同期還有三隻股票上漲八成以上,六隻股票漲幅超60%。
  不過,市場主力之一的公募基金和這十隻表現遠優於大盤的股票無緣,僅天治創新先鋒一隻公募基金躋身漲幅第五名的冠福家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有67.1萬股。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末以來跌幅最多的十隻股票中,基金則扎堆現身。
  例如同期跌幅居首的海普瑞,嘉實、華夏、易方達等五隻基金持股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另一隻名列A股跌幅榜第七位的股票——跌幅近三成的海通集團,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雲集了嘉實、大成、東吳、華安等共七隻基金。

  牛熊股基金看走眼?

  據Wind統計,3月31日至5月15日,A股中跌幅最大的十隻股票分別為路翔股份、雷曼光電、東方日升、海通集團、安居寶、步森股份、*ST大地、中瑞思創、漢王科技和海普瑞。
  一個半月來,十大熊股中有七隻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基金抱團。
  除海普瑞和海通集團,還有雷曼光電、東方日升、步森股份、中瑞思創和漢王科技,都有基金重倉身影。
  其中,步森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有建信穩定增利債券基金持限售股92萬股,國聯安信心增益債券基金持限售股92萬股,均為打新所得,不過該股跌幅已近三成。
  嘉實基金則在十大熊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頻頻現身,旗下共有七隻基金持股這十大熊股。
  嘉實策略混合基金更是分別持有躋身東方日升和海通集團222.11萬股和797.92萬股。該基金同期凈值變化為-2.39%,Wind統計的862隻基金同期表現中,位列後1/2。
  大成、易方達、國聯安和興業全球等公司旗下均有兩隻基金登榜十大熊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5月17日下午,本報記者電話採訪多家持有十大熊股的基金公司,各公司對是否錯選個股的回應頗為相近,即不能以短線論英雄。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説,判斷個股好壞不依靠短期漲跌幅。3月末至今,也就一個半月的時間,這屬於短期股價波動,不能僅僅據此定論牛股或熊股。除非個股基本面出現明確變化,機構投資者才會考慮短期內操作個股。”上海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
  另一家持股海普瑞的基金公司也否認斬倉可能,“指數基金只能跟蹤指數成分股,不管漲跌都需要持有,因此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五隻基金均為指數基金。”
  據Wind統計,3月31日至5月15日,A股中漲幅居前十的股票分別為氯鹼化工、美欣達、維科精華、洛陽玻璃、冠福家用、華陽科技、寧波富邦、大成股份、豫能控股及英特集團。
  對於基金缺席近期這十大牛股,上述合資基金人士&&:“短期瘋狂上漲的個股通常是市場力量集中炒作的天地,不能否認有一些券商、私募等機構投資者成為幸運兒,但是基金歷來就不敢貿然參與。”
  相關上市公司的一季報顯示,十隻漲幅最大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自然人佔大多數,還零星出現有券商自營、QFII和信託等賬戶。

  錯判板塊傷凈值?

  上述十大熊股中,除海通集團外均為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而六隻牛股來自滬市,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A股近期結構性機會的特點。
  實際上,在板塊配置上,也有不少基金一季度末重倉的恰是近來“最受傷”的行業,導致其凈值難逃厄運。
  Wind顯示,3月31日至5月15日,按照申萬行業分類,有色金屬下挫達10.89%,在全部行業表現中墊底。
  據阿爾法基金研究中心統計,各基金公布的一季報中,招商大盤藍籌和諾德中小盤兩隻基金持有金屬、非金屬行業佔凈值分別為28.74%和29.39%,遠高於大多數基金持有該行業的倉位水平。
  因此,與有色金屬板塊同樣受傷的則是這兩隻基金的凈值。
  3月31日至5月15日,招商大盤藍籌凈值下跌近10%,在所有基金同期表現排名中列倒數第七;諾德中小盤同樣表現不佳,以6.8%的凈值跌幅,位於所有基金的最後1/4行列。
  類似案例還發生在押寶採掘業的東吳行業輪動基金身上。
  3月31日至5月15日,採掘業跌幅6.41%,為A股中領跌板塊之一。同期,東吳行業輪動基金凈值縮水超過8%,處於所有基金凈值表現的後二十之列。其一季報顯示,3月末持倉採掘業股票佔凈值三成以上。
  即使短期有不小的損失,對於大多數基金來説,其早先布局的二季度投資策略,卻不會輕易改變。
  5月17日,上述合資基金人士認為,“中大型規模的基金制定投資策略都是從6-12個月着眼,只要緊縮政策不超預期,二季度行情已過半的情況下,投資策略不會有改變。”
  例如,銀行板塊幾乎出現在每個基金公司二季度投資策略的推薦榜單,3月末以來仍然防禦性較強,跑贏大盤。
  一位來自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稱:“發生基金持倉明顯調整的情況一般有三個,一是基金經理判斷完全發生轉變,二是宏觀經濟與預期嚴重偏差,三是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形成統一決策,例如倉位水平、行業配置等。”
  在該基金經理看來,根據目前和業內同行的交流判斷,多翻空或者空翻多的基金經理幾乎沒有,而市場普遍認同宏觀判斷仍處於觀察期,因此,“除非有個別公司統一要求加倉或減倉,基金大規模換倉不太可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基金"被減倉" 策略同質化將分化 2011-05-18
引入做市商 提高上市基金流動性 2011-05-18
新基金過半虧損 保本型獲全勝 2011-05-1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被禁止保釋 2011-05-17
爭議中投:再獲注資或躋身全球前三大主權財富基金 2011-05-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