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8日在滬渝啟動試點,房産稅落地已有百日。權威人士強調,要把一些地區過高的房價降下來、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專家建議房産稅加快全國推廣。
重慶收稅70余萬 上海繳納20筆左右
房産稅試點在重慶、上海兩地“破冰”後,截至4月27日,上海稅務機關共受理購房人申請辦理房産稅認定18960件,其中認定為應徵稅的住房2306套,上海繳納的房産稅在20筆左右。
重慶方面,截至4月底,房産稅稅收收入70余萬元。重慶市財政局局長劉偉&&,重慶的房産稅徵收對象主要針對獨棟別墅等高端物業,徵收面不到10%,旨在遏制高端物業消費。
不過,兩地稅務部門均&&,目前房産稅徵繳不多與“時限未到”有關。上海規定當年度稅款繳納截止時間是每年12月31日,重慶規定為每年10月份。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傑&&,目前兩試點城市徵稅數額還不成規模。
督察調研頻繁引更多“儲備政策”期待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正對房地産市場的成本、利潤和價格等進行調研,擬在商品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而國務院督察組對各地落實調控政策情況進行督察之後,也引發了各界對更多“儲備政策”的期待。
建議:專家稱房産稅可增至5到7檔
年復一年的樓市困局,如何擊破?
第一,深化房産稅改革。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藍皮書建議,房産稅試點應加快向全國推廣,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調節收入分配差距。上海中原地産研究諮詢部總監宋會雍等專家建議,可在稅率基礎上拉大級差,增加至5—7檔稅率標準。
第二,“組合拳”不能松勁。業內人士建議,應儘早走出暴利癮症,將企業發展與保障房建設等“民生房地産”做強、做大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