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6款産品僅97款設風險控制措施
一季度興業銀行綜合理財能力排名降幅明顯
2011-05-13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根據普益財富日前出爐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1年一季度,共有78家商業銀行發行銀行理財産品4142款,發行規模估計已經達到4.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新發行理財産品中,共有3306款風險産品,但僅有12家銀行旗下共計97款理財産品設置了風險控制措施。

  發行規模迅速擴大城商行發行排名大幅上漲

  普益財富銀行理財數據庫統計顯示,2011年一季度共有78家商業銀行發行銀行理財産品4142款,發行總數較2010年一季度增長幅度超95%;發行規模估計已經達到4.3萬億元,該規模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規模的一半。
  據《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披露,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能力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北京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及農業銀行。而從各家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類型來看,信貸類産品發行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發行能力排名前10位的銀行均以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作為其主打産品。其中信貸類産品發行量最大的光大銀行也不過寥寥20餘款而已。
  普益財富分析稱,控制流動性導致資本市場中的資金需求特別是短期資金需求顯得更加迫切,這也提高了貨幣和債券市場中的融資成本,致使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大幅提高。究其具體原因,一方面與信貸類産品發行量減少而市場暫無可替代性的新興産品出現有關;另一方面,在樓市調控頻繁、股市表現疲軟和外匯市場波動無序的市場環境中,直接或間接投資貨幣和債券市場成為包括銀行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較好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能力提高迅速,數家城商行排名大幅上漲:渤海銀行排名上升了17位,哈爾濱銀行上升了13位,廣州銀行和台州銀行均上升了12位,嘉興銀行上升了11位,天津銀行和蘇州銀行均上升了10位。其中,渤海銀行、廣州銀行發行了多款預期收益較高的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頗受投資者歡迎;而哈爾濱銀行在票據資産類産品的幫助下排名也大幅提高。

  風險控制措施設置成産品設計部門亟待關注問題

  2011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産品風險控制能力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北京銀行以及中信銀行。以光大銀行為例,該行本季度共發行了177款風險産品,其中有60款産品設置了風險控制措施,運用的措施主要包括收益權分級、資産回購及止損線三大類。與其他銀行比較,光大銀行在運用風險控制措施的産品數量和這些産品所佔風險産品總數的比例這兩項指標上均佔據領先地位。
  不過,整體來看,本季度新發行理財産品中,共有3306款風險産品,但僅有12家銀行旗下共計97款理財産品設置了風險控制措施。且,在這97款産品中,僅光大銀行一家就擁有62%的份額。其餘11家銀行總共僅37款産品設置了風險控制措施,其中招商銀行11款,北京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等10家銀行各佔4款及以下。由此可見,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控制措施設置仍是亟待産品設計部門關注的問題。
  另外,從收益實現能力方面來看,本季度到期理財産品款數共有3750款,而公布到期收益率的3095款産品中,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共計13款,收益實現情況整體表現趨好。

  部分銀行信息披露規範性不盡如人意

  《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2011年一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北京銀行、農業銀行以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而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下降的銀行中,興業銀行降幅明顯,較2010年度下降10位至第18位,主要原因在於該行本季度理財産品收益能力下降顯著,同時其發行産品信息透明度也縮水不少,導致其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下降明顯。而建設銀行受其在2010年下半年以來産品發行力度有所減弱的影響,本季度到期産品數量不足30款,間接致使該行收益能力和收益實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因此其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下滑5位至第16位。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的信息披露規範性也不盡如人意。本季度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較2010年度下降幅度超過10位的有杭州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哈爾濱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台州銀行以及廣州農村商業銀行。這6家銀行普遍在發行産品信息和運行産品信息的披露方面表現較差,主要體現為産品發行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及時性較低,同時對於運行産品信息披露頻率較低甚至從未公布産品投資運行表現情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理財産品收益上漲須防隱性風險 2011-05-12
購銀行理財産品謹防兩大陷阱 2011-05-12
4月儲蓄再現"搬家"流向理財産品 2011-05-12
銀行理財産品5月收益跌低至2.72% 2011-05-12
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非實際收益率 2011-05-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