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外儲賬戶賬面匯兌損益
2011-05-12   作者:陳東海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本幣升值後外匯儲備賬戶的外匯在賬面上轉換為本幣後價值會下降的問題,目前有不少爭議。外匯管理部門還專門就此做了説明。其實這本來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但被一些人甚至知名專家複雜化了,而且作了錯誤的解讀。
  用很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説明這種關係。假如説外匯賬戶裏有1萬億美元,某日匯率是1美元兌換8.3元人民幣,那外匯賬戶裏的1萬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價值是8.3萬億。假如第二日匯率劇變為1美元兌換5.5元人民幣,那麼兌換外匯賬戶裏的美元,相當於5.5萬億元人民幣。從人民幣角度上看,似乎升值後,萬億美元資産即損失了2.8萬億人民幣。一直以來對人民幣升值導致外匯資産縮水的批評,根據就出自這種計算。
  可是,從1美元兌8.7元人民幣升值到了兌5.5元人民幣,外匯賬戶內的美元數額並沒變,1萬億美元在人民幣升值前可在美國和國際市場上産生的購買力,不會因為人民幣升值就降低了購買力。只有美國發生通脹,或者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兌其他非美貨幣的匯率貶值,而且國際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以美元標價而價格上漲時,外匯賬戶裏的美元儲備才真正貶值。
  因此,以人民幣升值導致外匯賬戶中的美元資産兌人民幣賬面匯兌發生損失而否定人民幣升值,是站不住腳的。以此為理由否定人民幣升值對於中國經濟和民生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妥當的。其實,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理由,主要是擔憂出口,但這也有失偏頗。
  考察中國的貿易狀況,尚未發現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萎縮的現象。從2005年6月直到2008年8月全球金融危機之前,人民幣匯率從1:8.30升值到1: 6.80附近,2年多升值幅度為18%,但中國2008年8月的貿易順差卻是2005年6月的約3倍。即使是諸多援引日本“廣場協議”的人,也沒有弄清日本後來的長期經濟低迷與廣場協議的關係。其實“廣場協議”是日本等國與美國互動簽署的,協議簽署後的幾年,日元升值幅度達70%左右,但日本的貿易順差在那幾年繼續增長,後來仍然大幅增長,日本經濟在廣場協議簽署後的幾年,繼續在增長。而除了日本以外,德國、英國、法國都簽署了廣場協議,在簽署協議以後的幾年裏,德國馬克、英國英鎊、法國法郎甚至是瑞士法郎等都對美元快速升值,幅度相當於日元的升值幅度,但是這些國家以後多年的貿易順差狀況也繼續得以保持,經濟繼續增長,並沒有出現後來日本的那种經濟長期低迷。因此日本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也不是“廣場協議”造成的。所以,對貨幣升值影響進出口與經濟發展的問題,不必過度緊張。
  另一方面,雖然關於貨幣幣值對於進出口的影響不宜高估,但對於通脹的影響卻不可低估。由於巨量的順差和外匯儲備,導致經濟生活中的貨幣投放過多而引起的負面作用卻不可以忽視。出口順差,説白了就是物質財富出口到他國,而把外國的紙幣主要是美元拿回來,是真實財富出去,虛擬財富進來,必然造成本幣在國內貶值即通貨膨脹。2006年10月,中國外匯儲備是1萬億美元,現在超過了3萬億美元,多出來的2萬億美元的外儲,需要投放超過10萬億人民幣來對衝。投放這部分基礎貨幣,對於中國的通脹壓力,顯然起了極大的作用。而如果本幣幣值適當升高,顯然能使對衝投放的基礎貨幣少一些,通脹壓力也會小一些。
  本幣適當升值,對於民生的作用不僅在於可以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從而間接降低通貨膨脹,還有直接降低物價的作用。中國目前也是進口大國,尤其是原油和鐵礦石等基礎原材料需要進口,而如果本幣適當的升值,將直接降低這些材料在國內的價格,從而有利於降低運輸和終端消費品的價格,對於民生非常有利。
  本幣升值,對經濟和民生有利有弊。如果考慮條件的變化,利弊大小會發生相對變化,就目前而言,本幣升值對於民生的影響,顯然是正面作用更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人民幣儲備化破土 馬來西亞外儲吸納人民幣債券 2011-05-07
剖析央行資産負債表化解外儲貶值風險 2011-05-05
韓外儲擬投中國國債 2011-05-05
韓國外儲規模創歷史新高 2011-05-04
分擔鉅額外儲管理壓力 中投有望獲新一輪注資 2011-04-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