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澳元兌美元的匯率達到1:1.1011,直逼1950年1:1.12的歷史高位。有國際貨幣專家認為,澳元升值的勢頭會越來越猛。這一預期引起澳大利亞各界的密切關注。 半年多來,澳元匯率像火箭般一路飆升。去年10月7日,澳元兌美元達到1:0.9918,創下1983年澳元匯率自由浮動以來的新高。5月2日,澳元兌美元衝破1:1.10大關。在傳出本 拉登被擊斃的消息第二天,澳元一舉達到1:1.1011。英國托斯卡對衝基金負責人薩瓦斯 薩沃裏認為,澳元會繼續走強,將於2013年達到1:1.30,進而於2014年衝向1:1.70的高位。 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澳元的強勁升值得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2010年,澳大利亞對華貿易順差為191億澳元,為其經濟發展增強了活力。去年,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3.5%,遠遠高於西方其他工業化國家。另一方面,美國通過開動印鈔機向市場注資,全球美元流動性過剩也是澳元升值的重要原因。 面對飛漲的澳元,可以説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澳大利亞資源類出口型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因此獲得了更大的機遇。礦業巨頭必和必拓最近宣布,將斥資480億美元擴建在皮爾巴拉地區的礦山、鐵路和港口等設施。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天然氣公司和悉尼等城市也將投鉅資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擴建項目的主要原材料都從國外進口,澳元升值使項目的花費大大減少。此外,普通百姓也得到了實惠,很多澳大利亞人手持堅挺的澳元到世界各地旅游,從國外大量購買商品。 但是,對於旅游業、留學産業和製造業來説,形勢就不那麼樂觀了。因學費逐年高漲和移民門檻越來越高,到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銳減。如果澳元繼續高漲,來此旅游和留學的人數將會繼續下降。此外,直線上漲的澳元幾乎令當地製造業走投無路。製造業不但面臨産品出口的巨大價格障礙,還擔心行業失去競爭力。澳大利亞工業組織最新調查顯示,只有7%的製造業高管對澳元飆升還能沉得住氣,絕大部分産業界人士認為,在澳元兌美元匯率突破1:1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從國外拿到訂單。 澳大利亞工業組織執行總裁希瑟 裏杜特女士&&:“澳元升值在使通貨膨脹率下降的同時,也給經濟帶來巨大風險,因為它從根本上破壞了我們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