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指數基金通道的開闢為新基金髮行競賽再添一把火。統計顯示,今年剛過了4個月,已經有多達16家基金公司成立或獲批了3隻甚至4隻新基金,新基金數量增速前所未有。博時基金更是創出同時發售3隻偏股新基金的“壯舉”。而國泰基金旗下有多達5隻新基金申報待批,幾乎把現有全部申報通道佔滿。
據統計,截至4月底,今年以來成立及獲批的新基金達110隻,而去年全年才有147隻新基金成立,按照這樣的審批速度,今年全年成立新基金數量突破200隻不成問題。
在今年的新基金大戰中,一些公司斬獲頗豐。其中博時、長信、大成、廣發、國泰、海富通、華安、華泰柏瑞、匯添富、南方、泰達宏利和中銀等12家公司斬獲3隻新基金(包括今年成立及已經獲批);華寶興業、建信、諾安、招商等4家公司新增基金數更是達到了4隻,平均每月增加1隻新基金。
對基金公司而言,多通道的好處就是申報的産品可以不間斷獲批。以華安基金為例,該公司分別於今年3月3日、3月7日和4月27日獲批華安升級、華安大中華和華安可轉債基金,由於3隻基金分別通過普通偏股型、QDII基金(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海外基金)和固定收益類産品3個不同的通道申報,互不干擾,因此得以在兩個月時間內集中獲批。同樣,建信基金於3月3日、3月10日和4月6日分別獲批建信新興市場優選、建信雙利主題分級基金和建信信用增強債券3隻不同類型的基金。
去年曾創出同時發行2隻新基金紀錄的博時基金,本週又上演了同時發售3隻新基金的“壯舉”:博時深證基本面200ETF及其聯接基金本週一到6月3日發售,該公司旗下由基金裕澤封轉開而來的博時卓越基金則於本週二到5月底集中募集,同一家公司的3隻偏股基金將“同&競技”。
另據來自證監會網站的信息顯示,截至4月底,仍有多達99隻新基金已經申報等待放行,在排隊等候的隊伍中,國泰基金有多達5隻新基金上報待批,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交銀施羅德、南方基金和易方達基金等公司也都沒有讓可用審批通道閒着,這些公司各有4隻新基金上報。東吳、工銀瑞信、廣發、民生加銀、諾安、鵬華、銀華等基金公司則均有3隻基金等待着那一紙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