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畫的春天何時到來
2011-05-03   作者:孫冰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雖然油畫作為一種繪畫技術早在明代就已傳到中國,但是,油畫藝術真正進入中國美術史其實只有一百多年的時間。當中國的當代油畫屢屢創下天價、受到中外各路藏家熱情追捧的時候,中國油畫史前半個世紀所産生的“老油畫”們,卻一直處在被忽略的狀態,或者更直白地講,“還很便宜”。
  這不禁讓人不解:如果近現代“老油畫”價格不高,那麼,當代油畫“天價”的理由在哪?目前藝術市場幾乎是圍繞着古代藝術品和當代藝術品旋轉的,“承上啟下”的近現代板塊為什麼恰恰沒有火起來呢?

  《生生息息之愛》創下最高紀錄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賣會上,“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成交異常火爆,總成交額達2.36億港元,不僅超越拍賣前估價一倍,而且創下了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有史以來的最高總成交紀錄。其中,朱德群《冬之靈感》以2866萬港元成交;趙無極之《蘭德斯之松》以2306萬港元成交,超出預估價五倍。
  由於在指標性拍賣公司中拍賣時間最為靠前,因此每年蘇富比的春秋兩季拍賣都被看作是當季整個市場的風向標,此次其“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專場的拍賣成績也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和油畫藏家們的關注。
  “相對於徐悲鴻、林風眠等在國內知名度、認可度都非常高的油畫家,以趙無極、常玉、朱德群等為代表的海外華人油畫家過去可能是被市場忽視的。” 北京匡時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永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現在看來,這一板塊的市場已經開始在發生一些變化。”
  不過,雖然早期油畫在今年春拍上的表現不俗,但是相對於當代油畫還是遜色了不少。同樣是在蘇富比春拍中,以當代油畫作品為主的“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專場上,105件作品取得了4.2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其中,張曉剛在1988年的重要代表作《生生息息之愛》 (三聯作)以7906萬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幣超過6656萬元。這不僅刷新其個人拍賣紀錄,也超越此前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創下的7536萬港元的紀錄,成為了當代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雖然就這兩個專場而言,並不具有什麼可比性,而且單場拍賣的價格與拍品有很大關係,並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但是,相對於運行在幾千萬價格區間的當代油畫而言,近現代“老油畫”的市場價值確實存在被低估的狀況。
  “這其實反映出了我們整個藝術市場還處於一個初級階段,大家對於事物的認識還不全面。”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負責人趙力教授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早期油畫的藝術價值和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且非常稀缺。比如,徐悲鴻的油畫作品多少張,加起來肯定比他的國畫作品要稀缺得多。但是,早期油畫現在的價格非常便宜,原因是多方面的。”
  趙力認為,一方面是由於很多人缺乏對美術史的完整認識,“不要説藏家,就是我們很多美術館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收藏。”
  而另一個方面的原因則是,很多人認為收藏老油畫的門檻會比較高。“近現代的歷史看似很近,但整個藝術作品的鑒定、鑒賞活動並沒有開展起來,所以很多人認為可能有一定的門檻。但其實像常玉、趙無極、朱德群,都有很全面的畫冊全集,這種全集對他們不同時期的作品都有一個整體的梳理。只要收藏者肯去學習,還是有途徑的。”他説。

  被忽視的半個世紀

  油畫是一種源自西方的繪畫語言,早在明代就已經傳到中國。但是,當時大多是在宮廷和貴族圈子內用來繪製皇族顯貴們的人物肖像,它們最主要的意義還是在於其歷史價值,而非藝術價值。
  實際上,油畫真正融入中國美術史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從以徐悲鴻為代表的第一代油畫家起到現在,油畫在中國走過了一百多年歷史。而在這一百多年的前半段,也就是主要創作生涯在1949年以前的藝術家們,對於中國美術史來説是非常珍貴的。”尤永説。
  “很多早期油畫家都有在歐洲、美國等海外生活、創作的經歷,因此,會有一些歐洲和美國的藏家最早開始收藏他們的作品。”趙力説,“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隨着亞洲四小龍經濟的發展,他們的收藏市場也出現了第一次轉折,開始逐漸回到東方市場。這一時期,台灣、香港的藝術市場開始火熱起來,很多港&藏家開始涉足這一板塊。”
  而這一板塊在拍賣市場上的形成要到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標誌性事件就是蘇富比、佳士得開始相繼推出新板塊——“二十世紀亞洲藝術”,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國藝術。但是,在國內,這方面還幾乎是空白。即使是現在,近現代藝術板塊在國內拍賣市場仍然比較模糊,很多拍賣公司將其與當代“混編”,成為現當代專場,其中又以當代為主。

  話語權開始轉向內地

  王先生過去一直比較專注於中國書畫的收藏,但是最近他卻一直在研究林風眠。記者在嘉德四季拍賣的預展上遇到他,他告訴記者,最近計劃出手一兩幅中國書畫藏品,然後再買幾幅早期油畫。“這塊目前關注的人不多,價格還比較低,還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他説,“而且我相信,這一板塊肯定是會補漲的。”
  趙力和尤永對市場和藏家的這種變化也有很強烈的感覺。“內地的收藏家在最近五年已經開始逐漸入手購買一些重要的早期油畫作品,當然購買的渠道主要還是通過香港的一些拍賣。”尤永説,“但是,現在這個板塊有逐漸轉移到內地來的趨勢。從這幾年觀察到的情況來看,這一板塊的買家目前基本上都是內地的。”
  而國內的拍賣公司也已經開始逐漸推進這一板塊。“我們今年春拍就從一位台灣藏家手裏拿到了常玉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如果在過去,很難想象台灣藏家會把常玉、趙無極的作品委託給內地的拍賣公司。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內地藏家在這一板塊的影響力。”尤永説。
  儘管市場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對於老油畫的市場前景,尤永和趙力都非常看好。
  尤永認為,根本動力會來自於藏家的成長。“在中國,特別是內地,你幾乎找不到一個收藏家能夠擁有二十世紀完整的收藏名單,其實即使是美術館,都很少可以做到。但是,對於很多收藏家來説,當收藏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以後,是需要一個完備、完整的美術史的概念來支持他的收藏。現在市場發現缺乏這些東西,市場就會去找。這也是市場轉折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他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胡潤藝術榜國畫總成交額首超油畫 2011-04-01
美國:狗主題油畫拍出17萬美元 2011-02-18
現當代油畫 60後藝術家堪比藍籌股 2011-01-24
郎世寧繪帝後油畫肖像將拍賣 2010-12-02
失蹤近1世紀油畫重現閣樓 2010-11-0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