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險受益人被強制寫銀行 貸款還清及時變更
2011-05-03   作者: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房貸保險全稱“個人抵押貸款房屋綜合保險”,購房者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為防範信貸風險曾強行要求貸款人必須購買的保險。
  即使購房者在買房時一次性支付過這筆保險費,仍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投保過房貸險。“只記得當時要交很多雜七雜八的費用,具體包括哪些錢已經記不起來了。”肖雲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與此相應的是更少人明白,從銀行渠道投保房貸險,受益人基本被寫為銀行而非購房者本人。

  房貸險受益人模糊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肖雲,2005年在二環附近貸款買了套房子,在招商銀行申請貸款,每月還貸1800元左右。
  知道房貸險後,肖雲致電當時給自己辦理房貸的銀行工作人員詢問相關細節,對方&&,“當時是強制購房人投保了房貸險,由銀行一次性代收全部保險費用。”
  “房貸險保單正本目前還在銀行,在還清貸款之前,買房人只保留保險單的副本以及繳納保費發票。”工作人員解釋為什麼部分人不是很了解房貸險的情況。
  對於房貸險受益人的問題,銀行工作人員也並不避諱,“2006、2007年以前,房貸險受益人基本都被強制地寫為銀行。”
  肖雲對於這一回答感到有些氣憤,認為自己出錢投保,受益人沒理由為銀行。
  央行1998年頒佈《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之後房貸險的強制投保制度一直延續到2006年左右,而銀行為規避貸款風險,通常把銀行作為保單受益人。
  對於受益人問題,銀行工作人員&&,“銀行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發生風險時,購房者無力還貸。”
  “那我現在能把受益人改為自己嗎?”肖雲問道。
  銀行方面&&購房者要想讓受益人改為自己,只有通過退保再重新簽訂保單方式。但對方進一步&&,“購房者還清銀行貸款前,是不能退保的。”
  這意味着房主只有在還清房貸後才能將已經簽訂的房屋財産保險受益人變成自己,對此肖雲認為銀行方面太過“霸道”。
  面對肖雲的質疑,銀行方面認為強製成為保單受益人是防範風險的正當舉措,“銀行只是為了保證貸款安全,而且一旦發生風險對於保險公司賠付的費用,銀行方面只保留未還清貸款部分。”

    提前還貸剩餘保費 轉其它險種更划算

  對於肖雲的情況,如果還清房貸後退保,保險公司對房貸險退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和違約金,以支付投保期間及退保後的保單運行成本,這對於投保人來説,不僅不能全額拿回剩餘保費,收取的手續費也顯然偏高。
  業內人士建議,如果還貸提前完成,購房者並不用急於退保,剩餘保費不妨轉成其他險種,同樣能為房屋財産安全提供保障。
  2006年以後,各家銀行由於房貸競爭壓力,基本都已經取消了強制購買房貸險的行為。
  “強制投保制度取消以後,房貸險購買的比例很低。”北京市西城區某商業銀行個貸經理告訴記者。
  這樣一來,一方面是減輕了購房人的負擔,另一方面其實也讓房屋財産處於沒有保障的狀況。
  然而上海“1115”特大火災等事件警示着貸款買房者,徹底放棄房貸險並不是明智的行為。
  房貸險通常由“財産損失保險”和“還貸保證保險”兩個保險組成。財産損失保險責任,是指被保險人用銀行抵押貸款購置的房屋如果出現因火災、暴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地震除外)發生損毀的,保險公司將根據保險合同約定進行理賠。
  還貸保證保險責任,是指購房人在保險期限內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所致死亡或傷殘,而喪失全部或部分還貸能力,由保險公司根據約定的償付比例,承擔借款餘額的還貸責任。
  兩方面保險責任,對於貸款買房者來説都十分必要,如果貸款購房時沒有投保房貸險,後來自己單獨買一份家庭財産保險也未嘗不可。
  當然,為仍在還貸的房屋産權投保,有些細節值得留意。比如對於受益人方面的規定,自行購買家財險,受益人則完全由投保人決定而不受銀行的影響。
  “即使沒還清貸款,受益人也並非只能寫成銀行。網上投保家財險後,一旦房屋發生風險,保險金一般是直接賠付給房屋産權所有人的。”中國平安工作人員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購買房貸險就可以“高枕無憂”? 2009-06-19
加息催化退保 房貸險直面“生存危機” 2007-03-21
銀行停二套房貸 民間最高月息15% 2011-05-03
搶搭利率優惠末班車 滬3月房貸環比增13億 2011-04-27
銀行抬高房貸門檻 等貸時間延長 2011-04-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