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理財産品噱頭大過收益
2011-04-29   作者:  來源:武漢晨報
 
【字號

    商家慣用的假日營銷手段,如今正被銀行爭相效仿。從春節到清明節,再到五一小長假,無一不成為理財産品的銷售噱頭。然而,投資者細算之下不難發現,這些披着假日外衣的理財産品,並未帶來令人驚喜的收益。
  昨日上午,記者在武昌中南路一家國有銀行網點了解到,該行剛發售了一款五一理財産品,投資期7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1%,10萬元起購。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産品已於27日開始計息,5月3日上班後即可贖回。“和7天通知存款1.49%的利率相比,這款産品的收益還是有一定優勢。”該工作人員稱,産品發售後,很多市民爭相購買,多數都是節日期間資金“休息”的股民。
  相比之下,一些銀行的五一理財産品收益更高,種類更多。記者在一家興業銀行網點看到,一款5萬元起購的短期理財産品也打出五一小長假的噱頭,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4.1%;民生銀行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的理財産品,雖然投資期長達160天,仍被打上了“五一特別版”的標籤,讓人忍俊不禁;而中國銀行就針對五一期間推出了11款4天、7天期的理財産品,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銀行理財産品爭披節日裝

  其實,從去年開始,但凡五一、十一、清明、端午、元旦、春節,銀行都會推出一系列假日理財産品吸引投資者,這讓人不禁想起商家的節假日促銷活動。
  “節假日是市民消費高峰,同時也是投資淡季。”中國銀行江岸支行理財經理楊菲説,商家打節日牌是看準了消費者的消費衝動,銀行推假日理財産品則是盯上了市民的閒置資金。“節假日股市都會休市,很多股民的資金因此閒置,銀行借此機會發售假日理財産品,就是為了吸引這部分股市資金,同時為投資者賺取一定收益。”

  假日理財産品噱頭大過收益

  假日理財産品的收益聽上去很誘人,但真正拿到手的錢可能並不多。以10萬元購買一款年化收益率為2.1%的7天理財産品計算,到期收益僅為40元左右,即便收益率翻番,實際收益也不足百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理財人士稱,和銀行平日裏發售的7天左右超短期理財産品相比,投資期相當的假日産品並無本質區別。“無非都是一些投資標的為債券、票據的結構型産品,或是一些靠同業拆借獲利的産品,只不過被冠以了節假日的名頭。”他坦言,在收益上,假日理財産品也並無多大優勢。和一些商家打假日牌促銷給消費者帶來真實惠不同,銀行的假日理財産品更像是一種純粹的宣傳噱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假日理財 超短期品成資金避風港 2011-04-28
投資短期假日理財産品需精打細算 2011-04-27
假日理財三招 資金投資全年無休 2011-04-27
根據閒置資金量選假日理財産品 2011-04-22
假日理財熱銷 銀行狂賣十幾億 2011-01-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