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3月發行的90多款集合信託産品大幅跑贏CPI
3月份CPI同比上漲5.4%、央行今年以來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面對日益增漲的通脹壓力,中小投資者為了保住“錢袋子”,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抗通脹運動。但當樓市正在經歷史上最嚴調控,股市又震蕩低迷之時,投資理財産品就成為了抗通脹最為重要的投資渠道。
近年來,各種理財産品層出不窮,但收益率卻千差萬別,更有個別産品收益為負。業內人士&&,面對品種繁多的理財産品,投資熱情高漲的中小投資者,迫切需要仔細分選品種。在資金安全為首要的前提下,尋找更加適合的理財産品尤為重要。
統計數據顯示,各家機構發行的理財産品雖然異常豐富,但在通脹面前,眾多産品都顯得無能為力。3月份銀行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3.79%,跑輸CPI將近
兩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高端信託理財品卻以較高的預期收益率,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當月發行的91款集合信託産品的最低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則高達14%,大幅跑贏CPI。
業內人士認為,高端信託理財品能夠在通脹面前大顯身手,主要得益於信託産品本身獨特的優勢。由於信託制度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因此信託産品能夠根據市場環境變化以及客戶需求,通過跨市場、跨管理人、跨策略的多元資産配置策略來抵抗通脹,獲取較高的預期收益。
正是由於跨資産配置的優勢能夠降低風險,有效抵抗通脹,因此當前信託公司紛紛推出信託理財産品,如上海信託擬推出的“紅寶石”安心進取系列抗通脹主題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就將依託跨資産配置策略,主要在權益、大宗商品、資源等受益於通脹並將獲得結構化溢價的資産間進行靈活配置,全方位掘金通脹受益資産。
據了解,其資金將主要投向受託人管理的權益類信託(計劃)、商品類信託(計劃)及其他具備抗通脹屬性的信託(計劃)、以抗通脹為主題的基金等資産類別,閒置資金則將配置於現金、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債券及其品種的逆回購。
美林證券研究顯示,在1973-2004年的美國市場中,不同類型資産在不同經濟周期階段的收益差距非常顯著。在經濟復蘇的中後期、通脹出現並達到較高水平前後,股票和大宗商品的收益表現最好。
專家&&,在當前通脹高企的關口,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風險較大;投資大宗商品和資源,往往又難以現實;投資基金,雖然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風險,但是各類型基金投資標的的種類較為單一,也無法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配置資産的需求。因此,目前以挂鉤抗通脹的信託理財産品作為投資對象,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近年來,由於個別理財産品儘管收益有限,但卻照常提取高額的業績報酬,這一直被市場各方所詬病。眾所周知,相同收益水平下,報酬提取條款的規定將決定投資者實得收益有多高。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發行機構也在業績報酬提取條款上更加貼近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保障。以上海信託“紅寶石”抗通脹主題理財産品為例,其設置了5%水位線(絕對收益的業績基準)之上提取業績報酬的條款,該水位線高於近兩年CPI,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真正抵禦通脹的理財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