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八條實施三個月,樓市陷入高位僵局。正當市場紛紛預測是否還會有新的調控工具&&之時,發改委官員的一番言論,再一次表達高層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4月26日稱,發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以使商品房價格能夠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官方還會陸續&&一系列規範房地産行業價格行為的政策措施。
發展改革委此前發布的
《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將於5月1日起實施。對此,許昆林&&,在規定實施之後,政府還會陸續&&一系列規範房地産行業價格行為的政策措施。這當中,實施反暴利法規定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但對今年能否實施反暴利規定的問題,他&&,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自去年以來&&的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中,均未提及房地産業的利潤問題。有分析認為,在國家對樓市調控中的政府責任進行強化之後,調控正在轉向市場和企業層面,且隨着商品房明碼標價等政策細則的&&,價格管制有可能成為重要措施。
商品房利潤率或超40%
房地産業的利潤問題向來是爭議的焦點,但具體利潤並不為外界所知。按照現有規定,保障房建設的利潤率一般不超過10%,但商品房利潤率通常為保障房的2倍以上,超過40%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有分析認為,即便“反暴利”的規定&&,也不太可能像保障房一樣對商品房限定利潤率。而隨着商品房明碼標價等政策細則的&&,“價格管制”有可能成為重要措施。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頒佈了《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要求商品房在銷售中實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並不得隨意漲價。此後,北京等地先後&&政策的細化措施,並將於5月1日開始實行。
“管住價格,就相當於限制了利潤率。”4月27日,一位接近北京市住建委的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放預售證時對價格進行管制,很可能成為未來調控市場的重要做法。去年以來,北京曾一度暫停單價超過4萬元項目的預售證發放。
該人士&&,住建和房管部門可根據具體項目的地段、成本、配建規模等因素,對其申報的預售價格進行調整,只要能防止價格過高的現象出現,利潤率自然就被控制。
他還&&,即使嚴格執行現有的某些調控手段,如“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産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和稽查”等,同樣可起到控制利潤率、調整房價的效果。
據了解,我國曾於1995年1月頒佈了
《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強調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水平、差價率、利潤率均不得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的合理幅度;同時,生産經營者不得以價格欺詐等非法手段牟利。
許昆林稱,在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的初衷和政策目標,就是要使商品住房價格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包括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潤和合理的價格。
調控將直指開發商
“反暴利”或許不是唯一的調控手段。許昆林昨日還&&,在《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實施之後,官方還會陸續&&一系列規範房地産行業價格行為的政策措施,實施反暴利法規定只是其中之一。
他還&&,發改委正在對房地産市場的成本、利潤和價格等情況開展調研,擬綜合考慮中國房地産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國外可借鑒的做法,將商品住房列入制止牟取暴利項目,嚴厲打擊不法房地産開發商牟取暴利的行為。
上述業內人士&&,在國家對樓市調控中的政府責任進行強化(土地供應、保障房建設、房價控制目標等)之後,調控又轉向市場和企業層面,目前來看,調控力度尚未出現放鬆的跡象。
據了解,國務院派出的8個樓市督察小組已於上周回京。督察中,發現不少城市存在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較為寬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尚未足額到位,配套政策措施不夠堅決有力等多重問題。
事實上,儘管細則尚未&&,對價格和利潤的管控措施已經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一位匿名開發商昨日向記者&&,價格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一味通過行政手段進行調控,容易造成市場的扭曲。
有數據顯示,自“新國八條”&&3個月來,北京住宅市場的周成交量下挫了半數之多。且隨着市場預期的低迷,土地成交大受影響,本月20日在北京進行招標的3塊住宅用地中,2宗流標,另1宗僅收到一份超過底價的報價。
據悉,針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國務院督察小組將起草相關建議,並提交給高層,這將作為未來樓市政策走向的重要參考。